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渠道 > 正文

中關村北大青鳥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新通道

日期:2011-05-14  來源:中新網/千龍網
[字體: ]

   轉眼已快到2011年大學生畢業的日子了,當66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走出校園,他們已經不再是“天之驕子”,而是每年千萬就業大軍中的普通一員,與他們競爭的不僅是和幾百萬應屆生,還有2010年未實現就業的數十萬畢業生,以及更早畢業的學長們。

    連年高校擴招提升了全民教育水平,必然與之伴隨的則是就業“陣痛”,“畢業即失業”。很多大學生看了關于“中關村北大青鳥讓高中生也成企業精英”的新聞報道后,都來咨詢中關村北大青鳥(http://www.bjaccpedu.com)有沒有針對大學生的解決“學歷是優勢,但職業技能和工作經驗卻是最大劣勢”這種造成大學生求職難的實際問題的課程。

    既然都來咨詢,那就是已經認識到教育培訓的必要性了,事實上早在2010年底中關村北大青鳥就推出專門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課程了,而且效果顯著,已經有大批學員學完課程并在老師的推薦下走上高薪工作崗位。

    中關村北大青鳥這個知名教育機構從成立起就在提升學生職業技能、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成為莘莘學子實現就業的“第三方”通道,也成為企業獲取實用性人才的重要平臺。只是以前主要是ACCP課程,學員以高中學歷為主,現在高瞻遠矚的中關村北大青鳥在2010年推出的專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學士后”課程又為大學生提供了第三方就業通道。

    學士后課程的推出讓職業教育走向“大學生化”,記者從中關村北大青鳥校區了解的數據顯示報名“學士后”課程的大學生短短半年就超越學ACCP課程的高中生。

    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的職業規劃老師徐老師告訴記者:“大學生重視職業教育有其內在邏輯的合理性,大學學歷教育一直以來偏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授,缺少充分的技能實踐和應用,對IT這類要求實踐經驗的專業而言,這種教育模式顯然有著巨大的缺憾。企業需要的是實戰能力強、職業經驗豐富、入職就能迅速上手的應用型人才,而走出校門的不少畢業生卻欠缺實踐技能和實戰經驗,難以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

    數年來一直專注IT教育培訓的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http://www.bjaccpedu.com ))推出的針對大學畢業生的“學士后”課程彌補了大學教育的不足,而且作為大學生就業前的職業特訓,還有著其他培訓所不具備的優勢:一是“深”,二是“實”——“深”是與大學畢業生理論基礎結合的課程深度,“實”則是針對大學畢業生實踐經驗缺失的實戰特性。

    目前學士后課程內容的深度遠遠超越了同類課程。即使是基礎知識的學習,也是從IT職場實戰的角度出發,強調企業級應用,強調設計方案的整體性和安全性,與市場上其他IT職業培訓形成明顯的差異化區隔。

    從課程內容到授課方式,“學士后”全盤采用實用主義設計,課堂上組織學員組成研發小組,在模擬職場環境中進行實戰項目開發,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上大學時是在學習中學習,工作以后是在工作中工作,學士后課程則是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學習和工作融為一體,真正讓學員接受高度凝練的職場實戰訓練。

    對于缺技能少經驗的大學畢業生而言,要解決就業問題,去中關村北大青鳥學習“學士后”課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那里會為你提供就業新通道。學習學士后課程后,大學學歷+專業技能+職場經驗+推薦就業,理想的工作觸手可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