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人才 > 正文

免房租搭平臺2000萬吸引留學生創業

日期:2008-12-11  來源:首都經濟報道
[字體: ]

  中關村是什么?軟件叢林?電子市場?在創業者眼中,中關村是一個孵化器,不少小公司在這里成就了山雞變鳳凰的夢想,汪洋就是其中之一。幾年前他從新加坡留學回國創業時只有幾萬元的本金,如今他已是一家年產值兩、三千萬元的節能公司老板。

 

  采訪:北京華業恒威油品新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洋:我帶回來的就是技術,資金非常少。我們預計有幾千萬,還處于發展中,今后還會上一個臺階。

 

  密集的高科教資源、豐富的人才資源,政府在創業、融資、擔保、市場開拓等方面提供的優惠政策與服務,這些正是中關村吸引汪洋等大量留學生回國創業的原因。

 

  采訪:北京科技大學留學人員創業園主任劉臨:留學創業的企業中發現很多具有非常好的前沿發展的學科,我們把這些項目跟學校的學科進行對接,實際上對學校的學科發展和專業人才的培養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北京伊士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燕毅:2006年在中關村落戶的,我們總共加起來第一年拿到十萬塊錢,今年拿到手35萬,總共加起來有45萬。

 

  資金是每個初創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來到中關村初次創業的企業,第一年能夠得到一個免費的辦公室和8到10萬啟動基金;這些原創企業每年能得到政府的補貼高達2000萬。如今隨著這些企業的成熟發展,也為中關村帶來了高收益。

 

  采訪: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夏穎奇:中關村的產值,這些年每年20%甚至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99年的時候大概是860億技工貿總收益,到今年底預計達到1萬億,這個是遠遠超過我們原來的規劃和預想的。

 

  即使在全球金融環境變冷的情況下,目前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發展依然異常活躍。

 

  采訪: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夏穎奇:就在一個星期前仍然有一家公司融資到了1000萬美元,最近還有一企業要融資到3000萬美元。

 

  夏主任還告訴記者,中國的企業要想有很好的發展,首先要落腳于國內,同時著眼于國外。要打專利戰略、品牌戰略,要占領科技研發的制高點,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