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人才 > 正文

破解硅谷與中關村人脈密碼

日期:2009-04-10  來源:《中關村》
[字體: ]

  中關村和美國硅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回溯歷史,1979年,尚在中科院工作的陳春先訪問美國,有機會去到波士頓附近的“128號公路”和加利福尼亞的“硅谷”。此次訪問使他眼界大開,于是便有了后來中關村的首家民辦科技企業——“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有人說,陳春先有著永遠的“硅谷情結”。

  當然,不止陳春先,中關村歷史的那些開拓者們心中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學習“硅谷模式”,打造一個“中國硅谷”。那時候,以美國硅谷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園區走進人們的視野當中,隨著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跨越式發展,逐步走進世界園區大家庭之后,對“硅谷”的認識也從最初的“崇拜”到現在的攜手合作——20年是一個并不短暫的時間,中關村從“電子一條街”到“一區十園”,再到“打造全球創新中心”的路上一路前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東西方文化大融合的今天,中關村20年的發展不僅造就了其“中國創新中心”的歷史地位,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還為立足國際化、引領創新潮,成為未來全球創新中心奠定了基礎。

  華人在硅谷

  讓世界了解中關村,讓中關村走向世界。一場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將中關村與硅谷再次聯系到一起。2009年2月18日,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特聘顧問趙慕蘭一行奔赴美國硅谷,開始了為期半月的硅谷與中關村人脈探尋之旅。

  此次去往美國硅谷,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研究硅谷與中關村的“跨國人脈”。這半月時間,王德祿、趙慕蘭一行數人拜訪了硅谷的創業者、投資者和來往硅谷與中關村的企業家、投資機構、金融從業人員,以及斯坦佛大學、圣何塞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和學者。

  王德祿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次去硅谷,有幾個沒有想到。沒有想到華人成為硅谷的中堅力量,沒有想到我們此次硅谷之行能引起如此大的轟動。”沒有華人工程師,硅谷企業的成就就不會那么大。華人企業家是硅谷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王德祿的采訪發現,硅谷大大小小的公司中,做工程師的大約一半來自印度,一半來自華人。最早的華人工程師主要是60至70年代來自臺灣的留美學生,80年代開始陸續有了大陸留學生,到現在大陸留學生已經成為主流。以至于有種說法,公司里面如果沒有華人工程師的話,風險投資商會因擔心公司的技術水平不高而不敢投資。

  王德祿指出,硅谷與中關村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都有兩萬多家企業;平均每年新增加3000家新公司,其中有一半可存活;也都有產業群聚效應。他表示,硅谷是美國科技產業群聚最成功之地,另一方面,區域發展是中國近幾年快速崛起的主因之一,中國內地目前有3000多個產業群聚區,除了中關村外,還有溫州鈕扣、電器與其他單一地區的產業群聚發展,區域產業供應鏈完整,企業發展彼此競爭又創新。

  趙慕蘭說,硅谷的腹地在亞洲,以華人居住地為主,亞洲是硅谷產業鏈的延伸,更是硅谷企業家網絡的組成部分,因此硅谷優勢與美國東部不同。此外,在硅谷成功的臺灣、中國大陸企業家、高新技術公司及創投都紛紛到中國發展,硅谷受到經濟周期和時代潮流影響甚巨,硅谷的中國大陸熱也是他們來訪之前未想到的。她也說,此行訪談的許多華裔科技人士中,不少有返回中國創業計劃。

  講述中關村故事

  “我們生活在硅谷,可以說吃喝玩樂都在這里,所以聽到外面的人看硅谷,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2009年2月26日,王德祿、趙慕蘭接受硅谷當地電視臺——華語電視38臺(KCNS-38)八方論壇欄目主持人史東(Jay Stone Shih)專訪時,史東如是說。

  同樣,生活在硅谷人們也期望通過來自中關村的人們了解中關村。而這次,王德祿、趙慕蘭擔當這傳播中關村文化的“使者”。

  “如今的中關村園區已經變成了北京發展高新企業的一個大的概念,包括了象海淀園、豐臺園,而不單單是起初的地域名字,更是代表了一種精神。”趙慕蘭在訪談時候表示。

  在過去的20年里,中關村的國際化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完成了“走出去”的歷史使命。通過不斷的吸收和學習,中關村建設了國際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協會組織以及產業聯盟,吸引了微軟、IBM、谷歌、路透、諾基亞等國際知名企業的研發機構和地區總部入駐中關村。不僅如此,近幾年來,留學歸國人員為主體的國際化人才和創業團隊到中關村創業形成高潮,已成為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新生力量。“科學民主,與時俱進”的理念、“鼓勵創業,寬容失敗”和“依靠科技創造財富”的價值觀已成為中關村的主流創新文化。

  中關村給世人以太多的驚嘆和無限的遐想,而世人也從不吝嗇對中關村的致敬與贊美。美國斯坦福大學威廉·米勒教授贊譽道:“中關村最接近硅谷,從中關村的價值來判斷,中關村機制、精神和文化比其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