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電子城科技園管委會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暢通引進渠道,提高服務水平,積極打造人才高地,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悉,電子城創建以來,科技創業隊伍不斷壯大。截至2011年年底,電子城高新技術企業從業人員達116797人,其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64964人,占從業人員數量的55.6%;科技人員32460人,占從業人員數量的27.8%;港澳臺和外籍人員1752人,留學歸國人員1349人。
按照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的工作部署,電子城提出了“勤溝通、重協調、多服務、搭平臺”和“下基層、摸實情、辦實事、上水平”的工作方針,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提高執政能力的堅強保障,使活力在基層迸發、經驗在基層創造、精彩在基層綻放。
電子城科技園在人才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一是統一思想把方向。結合園區發展基礎和核心特色,提出了“智慧利園、管理強園、科技興園、依法治園”的行動指南,先后制定了“九六三一”工作機制、“東區提升改造、西區開發建設、北區規劃報批、健翔成果轉化、大望京項目推進、功能區一體化發展”的整體思路和“開發建設、產業發展、人才培育三個‘三步走’”措施,統一了思想,為園區發展把好方向。二是凝心聚力建機制。聯合部門、街鄉和企業建立協調機制、會商制度,確定“保存量、挖潛量、引增量”的攻堅思路,突出明確“規劃引導、環境促進、項目推進、平臺建設、政策保障、服務協調”的主攻方向,適時推出了“百個項目保增長、六項措施保增收”的重要舉措,為形成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局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統籌協調抓整合。從體制、機制上深化與部門、街鄉的聯動,發揮功能區規劃對空間布局、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和資源整合的統籌指導作用,推進生態園規劃、道路規劃和景觀規劃,制定產業準入制度和項目監管辦法,完成全長22公里的21條道路建設和改造,項目開竣工面積288萬平米,吸引了默沙東、聯發科技、惠普中國等2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總部、研發中心簽約入駐。
與此同時,電子城還采取措施聚才育才搭建平臺,不斷夯實發展基礎。首先,搭平臺、促發展。連續舉辦5屆“銳動金秋”政企聯誼會,先后成立了高新技術企業協會和“三新”產業聯盟,設立了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已經吸引6名青年英才進站攻關,展現了政府親商、安商的新形象。其次,聚人才、育人才。組織了近百場政策宣講、業務培訓、招商推介活動,吸引萬余人次參加,拓展了高端人才的視野,激發了人才創新創業的熱情。第三,抓服務、建體系。整合各方資源,搭建銀企合作、院企交流、人才服務、成果轉化等專業服務平臺,開辟行政審批綠色通道,開通園區企業班車,開展免費工商年檢,建立“三位一體”宣傳體系,推出聚焦電子城手機報等。這些舉措使園區具有了系統化、全方位的服務功能。
未來,電子城將把吸引歸國留學人員、企業高管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作為人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人才服務平臺在電子城形成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良好氛圍,齊心協力創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為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