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走到哪兒 歡呼聲響到哪兒
中關村廣場東鄰中關村大街、西傍蘇州街、南至丹棱街、北靠北四環路。中心表演區設在海淀大街與海淀中街的交匯處——中關村廣場一帶,全部巡游區域的線路宛如變體的“Z”字形,全長1.9公里。從昨天上午9點巡游正式開始,到11時30分結束,大約持續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內,歡呼的聲音此起彼伏,隊伍走到哪里,吶喊聲就一浪接著一浪,響徹了整個中關村廣場。
特色鮮明的國內兩個團隊的節目出現在一頭一尾:浙江東陽氣勢恢弘的“板凳龍”,將“許宅花燈”的藝術精華完美地呈現在北京街頭,令人大飽眼福;湖南張家界野羅寨土家民間藝術團表演的《趕社巴》,源于土家族豐收祭典中的儀式歌舞,成為下一個“豐收”樂章的先聲。
來自國外團隊激情表演的風俗舞蹈特別引人注目。古典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的民間舞蹈家帶來了“克里特之舞”等希臘傳統舞蹈;墨西哥阿特拉道南民間舞團帶來了“哈里斯科民間舞”;法國紅磨坊舞蹈團帶來了“艷麗康康舞”;充滿馬來西亞風情的行進舞蹈,帶著大海的濤聲與飄香的椰風……
知春里中學高一的
表演者將義賣服飾樂器
今年的北京
在公證人員的監督下,所得善款經清點后予以封存,待9月24日在閉幕晚會上舉行正式捐贈儀式。義賣獲得的善款將全部捐贈給由北京
盛會組織者告訴記者,今年來北京參加盛裝行進的中外演員多達3000人,他們既是自費旅游者,也是傳遞愛心的文化使者。義賣捐助這個創意一經提出,就得到了世界各地團隊的支持。記者從組委會了解到,拍賣物品琳瑯滿目,各具特色,既有來自國內的云南花傣帽、張家界竹簍、新疆阿克蘇特產,也有來自國外的希臘佩刀、印第安土著鼓、玻利維亞人的大帽子,還有民間藝術家獨具特色的音樂CD、錄音帶。聽說所得善款是為了救助那些看不起病的白血病患兒,墨西哥著名樂團的全體團員每人都在精心準備義賣物品,來自美國洛杉磯的大學生說要捐出他們的首飾和隨身佩物,瑞士團隊的50多個團員表示要慷慨解囊,捐贈現款。
晨報記者 彭嵐蘭/文
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