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一場名為“動·力”的當代藝術雕塑展亮相中關村購物廣場,成為京西一道獨特景觀。蕭天慶、游鐘順、伍志輝3位新銳藝術家創作的27件雕塑作品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藝術體驗與思考。
創新模式 接軌國際
大型購物中心攜手雕塑藝術展在內地雖尚屬首次,但在商業相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卻早有先例,比如法國拉法耶特商場長期展出著名雕塑家安娜·克羅米以“長江”為題材的雕塑,香港APM商場成功舉行美國木簽雕塑家MichaelAnthony作品展示等等。
國內的大型購物中心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落成的很多大型購物場所也紛紛摸索著開始了此類嘗試。比如:上海美羅城針對不同群體、不同節日,今年接連舉辦了“盛裝小鬼秀”、“愛我就娶我,萬人婚禮婚紗走秀大賽”、“風華十年ShangHai新年歡唱會”等活動;深圳萬象城的“七夕華熙情——甲殼蟲浪漫巡游”、“尋找深圳美麗瞬間”十佳作品圖片展等。
中關村購物廣場此次雕塑展之前也已經成功舉辦了瘋果創意集市、夏日文化廣場、中歌榜歌友會、荷蘭風情月等多項文化娛樂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國內有遠見的商業團體正在逐漸的摸索中接軌國際商業模式。
商業+文化=1+1>2
這次“動·力”雕塑展的成功舉辦,充分證明了“商業+文化”可以達到1+1>2的效果。中關村購物廣場借鑒國際先進的商業模式,吸收國外同行的成功經驗,立足于本地實際情況,整合一切能夠利用的資源,將久居殿堂之上、看似高不可攀的雕塑藝術請進商業空間,這對中關村購物廣場的文化營銷來講,是實現了又一次質的突破。
中關村購物廣場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在“體驗消費”時代,人們消費的價值已不完全是功能,更是感覺和體驗,中關村購物廣場一直堅持舉辦此類公益性突出、沒有任何盈利的文化活動,就是為了向更多的人傳播文化和藝術,愉悅受眾的心靈。
相關鏈接
中關村購物廣場由北科建集團投資開發,是中關村地區乃至整個京西的重點商業項目,經過近2年的深耕,在今年10月舉辦的第十屆國際旅游節上,中關村購物廣場作為京西新形象的代表,已經在世界各國的代表面前作了一次完美的亮相。其20萬平方米的大體量商業面積能夠更有效地形成規模上的優勢。
隨著法國家樂福、韓國美嘉歡樂影城、恒昌IT等行業巨鱷的加入,中關村購物廣場成功實現了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等多種業態的科學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