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newzgc.com/upload/20081/2008126205441498.jpg)
中關村第一小學是海淀區的首批素質教育優質學校。1998年創辦寄宿部,2003年新建天秀部,2004年成立國際部,現已形成了走讀和寄宿,本部和分部,國內與國際教育相結合的辦學新格局。學校擁有120個教學班,教職員工300余人,學生5000余人。辦學條件優越、設施先進,擁有一支業務精良、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學校的科技教育、藝術教育、體育活動等在海淀區、北京市處于領先地位。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學校堅持體現“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主體性的“自主發展、主動適應”的辦學思想。中關村第一小學這一優質教育品牌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得到社會、家長和學生的廣泛認可,成為人們心中當之無愧的品牌學校。
奠基,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中關村一小為每一位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服務,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谵k學思想和整體思路,提出了以“自主德育”為特征的學校德育工作模式,將德育工作與學校整體發展思路協調起來,豐富學校文化,積淀學校發展的底蘊。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正確的認知、堅強的意志、良好的習慣,在自主德育理念的帶動下,結合學生實際,中關村一小提出“學會說話、學會走路、學會沖廁——三個學會”的德育教育內容,并結合“三個學會”開展“四個多一點”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自主德育工作模式指導下,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并開展了送溫暖、義賣、捐獻等教育活動。教育以實踐活動為主要方式,貼近學生生活,貼近時代強音,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創新中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創新,優化人才培養機制
學校從滿足學生的需求和發展入手,結合學校、教師的特色和優勢,考慮社區的條件和資源等因素,構建了中關村一小的校本課程實施框架,分為四種門類,五個板塊。
四種門類包括:科技類:機器人、電腦繪畫、航模、無線電、創新工藝、天文等。藝術類:京劇、民樂、合唱、國畫、面塑、陶藝等。體育類: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藝術體操等。社會實踐類:參觀、考察、走訪、社會公益活動等。
五個板塊包括:1、納入課表的必修課。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習需求,在不同年級開設校本課程,并由專職教師開發編寫了相應的校本教材。2、列入課外活動的選修課。近年來,學校每學期都為學生開設60余項、100多個門類的選修課,100%學生參加。學校組建了“小梅花京劇團”等近20個社團,為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才華展示、智能開發提供廣闊的舞臺。3、延伸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充分利用周邊的社會資源,為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開展實踐活動拓寬渠道。4、獨具特色的國際教育課程。2004年學校成立了國際部,確立了“以國際視野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辦學理念。5、異彩紛呈的學校特色活動。
發展,以國際視野培養全面人才
中關村一小國際部的成立,使中外學生共同感受著中國的教育文化,成為文明禮儀的傳遞者,奧運精神的傳遞者,增進了各國學生之間的友誼。
學校在外籍學生的教學上采取了“四自主”的原則。即: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學習班級,自主選擇授課教師。根據學生自身水平及程度合理安排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外籍學生可根據中文水平的不同選擇隨班就讀或在有教師指導下進行獨立學習。
作為海淀區唯一一所具有可招收境內外外籍學生資格的小學,學校在招收外籍學生的同時,又開展多項對外交流項目,與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建立友誼校等。國際部已經向世界證明了中關村一小不俗的實力,那就是加強橫向聯合,以國際視野培養全面人才。
中關村一小像一個溫馨的家園,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讓教師收獲希望,讓學校蓬勃向上。相信,中關村一小一定會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