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蔣彥鑫) 針對區域內的交通擁堵點,海淀區將采取多項措施解決。昨日,海淀區副區長于軍做客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時表示,今年6月,海龍、科貿之間將建成過街天橋。同時,海淀今年將投入1億元建設保障性住房。
海龍科貿之間本月建過街天橋
據于軍介紹,中關村地區人流量非常大,中關村一號橋每小時的客流量達12000多人。由于部分道路還沒有完全疏通,中關村西區很多建設還沒有收尾,使核心地帶的交通擁堵成為常態。為了緩解交通擁堵,本月內海淀區將在海龍和科貿之間建立過街天橋,預計6月竣工。
中關村一號橋的過街天橋也將在6月開始建設,所謂一號橋,即是中關村西區最擁堵的路段、海龍往北的四環邊。此前,海淀區建委主任張強曾表示,按照初步方案,建設中將實現南北高架橋,在橋四個角建設自行車和行人出入口,設立行人和自行車專用道路。
對于“著名的”擁堵點五道口,于軍表示,這個堵點成因比較復雜,包括公路和鐵路交叉、十字路口南北不對稱等。今年,海淀區將把十字路口的南北修成對稱口,同時也要打通五道口道路通向四環路。
今年約建17萬平方米保障房
今年,海淀區擬安排1億元以上的資金用于住房保障計劃,計劃新開工面積40多萬平方米,建成16萬至17萬平方米的保障房。對于此前有報道稱“海淀將對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員工提供保障住房”的說法,于軍表示,保障房完全是公益性的,是面向公眾的。政府對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或高新技術企業工作的員工,主要是通過區域的產業政策給予支持,包括人才進入、子女就學等。
于軍稱,中關村近期的規劃目標是2010年實現總收入突破6000億元,2015年突破1萬億元,10億元企業超過百家以上。
學生可跨校使用游泳館等設施
海淀區教委主任孫鵬表示,今年海淀區投入了3億元,主要用于改善教學設備、信息化建設等硬件條件。為了促進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還為每個學生投入了200元,使得各個學校之間可以互相開放,比如甲學校的學生可以自由到乙學校使用游泳館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