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女播:中關村南路近日出現了一組700米長的大理石碑,石碑的出現,讓這一帶的環境顯得更加整潔。碑刻的內容,吸引了行人的目光。細心的讀者,還發現了碑刻的一些小錯誤。
【正文】這座寬1米、高3米、長700米的科學碑被居民稱為文化墻,由大理石制成,頭頂著綠意盎然的大樹,背靠著紅磚墻的小區,灰色的碑體配上白色的楷書碑文,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據中關村89號樓的居民張先生介紹,科學碑的位置原來是一片違章建筑群,遍布洗頭店、臟亂的花臺和被損壞的欄桿,文化墻建成后,周圍的環境整潔了許多。
【同期】這兒弄完之后特別干凈了 這上面刻的這些文化 讓我們這些老百姓走過來晚上遛彎的時候增長了好多見識 這里記載了1949年到現在的一些變化
【正文】科學文化碑以編年史的形式,記載了從1949年3月至今59年間中關村地區的重大事件和70個代表人物,如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1988年國務院批準中關村為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等等。……中關村50多年的輝煌在碑上歷歷在目。路過紀念碑的行人都會停下腳步,細細看上一番。有些細心的市民還指出了碑文中的錯誤和不足。
【同期】其中講了陳景潤的工作的時候 這里寫了1972年 事實上是1742年就有了
【同期】這個字看得不是很清楚 最好帶點顏色 對 紅色
【正文】對此,中關村街道的工作人員表示,錯誤是由于前期審核失誤造成的,會盡快修改。
【同期】因為我們對這段歷史不是特別清楚 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 但是市民提出來以后 我們要及時改正感謝這些市民監督 同時也希望這些市民能及時給我們指正出來
【正文】這座科學文化碑是中關村街道和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聯合設想并打造的,原意是為中關村這個科技園區增添可供參觀的人文城市景觀,今后他們還計劃繼續建造科學家墻、科學家雕塑等。
記者王曉軍、 李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