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穿過中關村》資料圖
■入評理由: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春天文學獎、西湖·中國新銳文學獎等多項大獎得主
■書名:《跑步穿過中關村》
■作者:徐則臣
■出版:重慶出版社2008年9月
■讀家:瘦豬
■推薦指數:★★★★★★
■一句話點評:書寫城市邊緣人物的悲喜和命運。一部北京版的《都柏林人》。
科貿大廈還在建設的那年,我穿著稀松八懈的西服,肩挎煞有介事的電腦包,和蹬三輪的、辦假證的、跑業務的各色人等站在它的圍墻外,五塊錢一碗的蛋炒飯吃得像工地一樣,熱火朝天。那時巴溝、蘭靛廠還沒變為高尚社區,是大批懷揣夢想的年輕人的理想落腳點。這群人聚集在中關村的西北西南一帶的城鄉結合部,也間接給當地帶來繁榮?床黄痣娪霸拕,買不起書,進不起游泳館體育館?晌覀內再囍粷L蛋。
王一丁的書店離風入松很近,如果賣風入松里的那類書,用不了半月就得喝西北風?釔墼姼璧倪吋t旗成不了海子,辦假證也不是有前途的職業。賣盜版光碟的敦煌,非常敬業,也許有希望開一家正經的音像店,問題是他跑不過警察,也沒羅拉那兩下子。
城市沒有認同,回到鄉下無用武之地,沒有養老保險沒有醫療保險,經濟上心理上都處于缺失狀態。他們散落在高級寫字樓的陰影里,從事灰色職業。他們也有機會出入高級寫字樓——去送水。他們“歪歪扭扭地在一邊獨自生長。”徐則臣說,他們“有自己的文化,是區別于主流青年的亞文化。”
徐則臣曾是他們中的一員,做了大牌雜志社的編輯后也是。他以等同的高度注視著那些在中關村打拼的同齡人,用朋友的身份講述他們的故事,講述他們朝露一樣的理想與愛情,借著陽光發出短暫的絢麗色彩,雖然陽光是他們的致命敵人。徐則臣筆下的小人物都有點文化,但沒有文化人的矯情,也沒把文化當回事,愛情嘛,在吃水煮魚的時候開始;事業嘛,起步于有能力吃水煮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