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醫改新舉措:零陪護試點將擴至全市醫院

日期:2011-03-22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今年年底前,全市醫院將全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即這些醫院的試點病區不再需要家屬陪床或是雇護工,全部基礎護理都由護士完成。據了解,目前試點優質護理的病區,家屬陪護率已從原來的80%降至30%。

  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是本市去年開始實施的一項重要醫改舉措。所謂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指的是由護士承擔患者全部的基礎護理工作,包括洗頭、洗腳、翻身,家屬不需要再為患者請護工。同時,實行護士責任制,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只對應一名責任護士,由固定的責任護士全程負責。

  市衛生局醫政處副處長陳靜透露,今年將進一步在全市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到今年年底,在全部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50%的三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50%以上的病區,30%的二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30%以上的病區。今年本市還將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專項評價。

  據了解,目前全市已經有107家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其中三級醫院47家,占全市三級醫院96%;二級醫院60家,占全市二級醫院52%。在這些醫院的試點病區,家屬陪護率已從原來的80%降至30%。

  “按照優質護理示范工程的要求,試點病區能夠達到完全不需要家屬或護工的標準,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家屬愿意陪伴病重的家人,尤其是一些腫瘤晚期的病人,對于這部分家屬的心情我們也能理解,所以即使是在試點病區,仍然有一定的陪護率,但我們要求家屬,只陪不護,所有護理工作全由護士完成。”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護士長劉婉蓉說。

  調查

  兩大難題考驗優質護理

  “我們醫院有幾個科室開展了優質護理,本來工資就不高,工作量又一下子就加大了,要不是工作難找,我早就辭職了。”一家知名醫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護士昨天向記者抱怨。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推廣,改善了醫患關系,卻也讓很多護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工作強度。

  人手少 護士缺口近萬人

  “醫院要求我們提供像國外醫院那樣的無陪護服務,但是國外病床和護士的比例是1:2甚至1:3,可我們呢,連1:0.5都達不到。”一家大醫院的護士長坦言,護士人手不夠,是制約“零陪護”推行的一大難題。

  其實,本市所有試點“零陪護”的病區都增加了護士。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二、三病區的12個示范病房,增加了39名護士,同時還配備了31個護理員。床位與護理人員的比例由原來的1:0.38增至1:0.5。該院共試點了三批20個病區,占全院病區的45%,這三批僅人力投入就是1000萬元。

  據市衛生局摸底統計,目前本市護士的缺口大約是7000至1萬名。

  收費低 僅為成本十分之一

  對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護士要為其每日2次洗臉、梳頭及口腔清潔,每天2次留置尿管或每天1次會陰護理、洗腳;每周1次洗頭;每周2次溫水擦浴等。 而這樣一整套服務,在三級醫院一天的收費只有9元,僅為成本的十分之一。

  醫院缺護士,究其原因是“護士越多醫院越賠錢”。據市衛生局對400多家醫療機構的統計,護理收費僅占醫院總收入不足0.5%。目前用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所有投入均由各醫院自行承擔。“如果要想長期堅持,必須要有政策支持。”一位醫院負責人呼吁。北京曾經討論提高護理收費,并且通過醫保解決,不會將負擔轉嫁給患者,但這一呼吁目前尚沒有進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