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能不能給稅收“減減肥”?

日期:2011-04-24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財政部21日發布,一季度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23438.85億元,同比增長32.4%,其中個人所得稅實現收入2038.46億元,同比增長37%,比去年同期增速加快15.7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8.7%(4月21日 財政部網站)。

    一季度稅收“開門紅”是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反映,表明我國財力在增加,實力在增強,這不但給我國實行一系列民生工程、公益項目等奠定了堅實經濟基礎,而且給發揮稅收再分配功能提供了巨大空間。不過,在看到有益方面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稅收的這種高速增長,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經濟的發展,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我國的收入分配改革任重而道遠。

    一季度稅收增長遠遠高于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稅收對經濟的制約作用正在顯露。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23.2%,分別高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1個百分點,高出社會銷售零售總額7.4個百分點。一季度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37.9%,比1-2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值高出3.6個百分點。1-2月一般貿易進口額同比增長37.4%,而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增長48.8%,關稅增長47.5%,分別比進口額同比增長11.4個百分點和10.1個百分點。高稅收再加上高收費,在一定程度上會扭曲實體經濟成果的合理分配格局,擠壓實體、實業經營利潤的空間,挫傷生產的積極性,扼殺經濟發展的后勁,最終將不利于中國經濟良性健康發展的好局面。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一季度稅收繼續居高不下,說明我國應該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繼續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勞動在生產要素分配中的比重。1-3月,從個人所得稅分項目來看,工資薪金所得稅同比增長36.4%、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稅同比增長33.2%,勞動報酬所得稅同比增長30%,增長速度都非常快。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中,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10.7%,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17.9%,而工薪所得稅、勞動報酬所得稅增長竟然高達36.4%和30%,高出20多個百分點。這表明國家在分配中拿得太多,老百姓拿得太少。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我們把經濟增長的拉動力轉變到以內需消費為主上,這就要求實行刺激內需和消費的稅收政策,而持續多年的稅收高增長說明我國有大幅減稅基礎和空間。

    目前,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們要走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為主線的收入分配改革路徑,而且考慮到我國稅收持續多年增長積累下來的雄厚基礎,要盡快實施輕稅薄賦的稅收政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