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為期6天的首屆“中關村杯”國際中學生華語辯論賽正式落下帷幕。在此次云集馬來西亞、中國內地以及港澳臺地區16支強勁代表隊的賽事中,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以迅猛生長的態勢挺進八強,成為新晉“黑馬校”。
7月17日,科大附中戰隊在小組賽中突圍,晉級八強之爭。即將迎戰北京市老牌辯論名校——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又僅有不到一天的備戰時間,科大附中戰隊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辯手楊寶康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由于勁敵眾多,能夠突出重圍挺進復賽實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歡欣之余,隊員們更多感受到的是緊迫和壓力。“小組賽結束已經是中午12點”。要在第二天一早出戰,隊員和教練開啟了“緊急戰備”的模式。楊寶康說,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一次辯題立論僅用了3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但問題又來了,“研究人際關系更應該閱讀《紅樓夢》還是《三國演義》”這一論題難住了隊伍的“核心辯手”張薺。“準備論據時需要我們對兩本書都有很清晰的了解,但是《三國演義》我不太熟悉。”為幫她“秒補”,隊員們做好大量筆記,將《三國演義》的人物關系列出,逐條向她解釋。
終于迎來復賽的首戰,但由于對方實戰經驗豐富,科大附中遺憾敗北。但對于隊員們來說,卻是雖敗猶榮。“這次比賽讓我們成長得更快了,我們的團隊也更成熟了。”辯論隊“元老級”隊員李浩文說。
據帶隊教師袁鑫介紹,從2015年至今,學校辯論隊已先后征戰海淀區內、全國多場辯論賽,此次“中關村杯”更是將學生們推向國際的舞臺。每名隊員在一次次的實戰中逐漸成熟,戰隊也獲得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