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2017年度中關村紫能生物質燃氣產業聯盟年會暨第五屆生物燃氣論壇在赤峰市舉辦。本次論壇由赤峰元易生物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關村紫能生物質燃氣產業聯盟和清華大學承辦。
本次論運的主題是“綠色發展模式下的生物質燃氣產業創新之路”。承辦單位與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如何在生物質燃氣產業發展過程中貫徹并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交流、研討,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節點,而生物質燃氣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是改善環境質量、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自主行動目標的有效途徑。
生物質天然氣做為一種新型可再生能源不斷在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廣泛應用。我市從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耗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調整能源結構,依托當地豐富的秸稈資源,大力開發生物質能源,目前一種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天然氣正在悄悄的走進尋常百姓家。
這兩天,我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口鎮八家農民新村正在建設中,與其配套的農村集中供氣工程也在同步推進,目前已經鋪設管道8公里,工程完工后,將有160戶村民用上生物質天然氣。
元易生物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天山分公司總經理溫劍濤:“我們用的原材料是玉米秸稈,都是由當地的農戶為我們提供的。”
生物制天然氣主要以農作物秸稈和禽畜糞污等廢棄物作為原料,經過發酵、提純等工藝而產生天然氣,是一種無污染、可再生的能源。我市經過調研發現,在以前,秸稈利用率比較低,少部分作為牛羊的飼料,大部分被遺棄田間地頭或者焚燒,不僅造成秸稈資源的浪費還造成環境的污染。另外全市旗縣區城關鎮人口約150萬人,燃氣汽車已經發展到1.5萬輛,工業企業600多家,年需天然氣達7.2億立方米。
市農業環保能源站站長趙春祥:“赤峰市是農牧業大市,現有耕地面積2000多萬畝,年產秸稈量是650到700萬噸,秸稈資源非常豐富,我們現在大力推廣這項技術,將來赤峰的能源需求將用清潔能源來代替。”
目前我市已經有6家生物質天然氣企業開工生產,日產天然氣18萬立方米,2萬多人使用上了安全、清潔的生物制天然氣。下一步,我市將“氣化赤峰”作為戰略發展目標,將利用10年的時間投資270個億大力實施生物天然氣項目。
在原料充足,人口居住相對集中地區建設日產1萬立方米生物天然氣廠80座,滿足人們對生物制天然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