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紅點劇場滿足了中關村創新中心區員工的文化生活需求

日期:2017-11-1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紅點劇場滿足了中關村創新中心區員工的文化生活需求。

乘坐向西北蜿蜒的地鐵16號線,在這條線路的倒數第二站——溫陽路站下車,已近西北六環。群山腳下,移動互聯網、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生物醫藥、新材料與新能源等科技領域的高新企業與研究所林立,這里便是海淀區溫泉鎮的翠湖科技園·云中心。

對海淀北部地區整日埋頭于實驗和項目的科研者而言,想要“進城”文藝一下,驅車來回不止三四個小時。然而,經過不到兩年的發展,位于翠湖科技園·云中心的紅點劇場如同一點燎原的星火,用它的光亮,悄然改變了園區員工和附近村鎮人們的生活。

從無到有 惠民票價打開市場

身處CID(中關村創新中心區)核心地段,翠湖科技園·云中心是北京高新產業最為聚集的區域之一。“比較有規模的企業大概有八九十家,小微企業則多達幾百家,年產值100多億元。”翠湖科技園·云中心運營總監陳健介紹道。

不光是園區企業員工多,這里地處溫泉鎮,毗鄰蘇家坨鎮,附近居住的村民也是不小的數目。然而,2015年年底紅點劇場正式運營之前,由于文化設施匱乏,這里的人們很難找到合適的文化活動場所。

面對園區內企業員工與附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也為了順應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翠湖科技園·云中心的投資方2012年開始在園區內興建占地近800平方米的紅點劇場,劇場內設202個座椅,舞臺音響設備參照國際專業影院的音響系統標準,采用六重燈光組合和漸進式座椅分布,硬件設施方面甚至超過了許多老牌劇場。不過,剛開始運營時,紅點劇場區區10%的上座率令管理者大跌眼鏡,空蕩蕩的座椅讓他們意識到,一來人們并不知道劇場的存在,二來他們對劇場的演出存在“高大上”的誤解。

為此,劇場運營方一方面在網絡平臺加強宣傳,另一方面推出大量“10元、20元看話劇”的惠民活動。對于如此低廉的票價,陳健表示,里面既有園區的投入,又有海淀區文委的支持。“區文委對我們的演出劇目進行評級,根據劇目級別提供一定的票房補貼,讓更多觀眾用更低廉的票價走進劇場,感受舞臺的魅力。”

“終于不用跑很遠就可以帶著孩子看兒童劇了!”這是一位觀眾在“大眾點評”上對紅點劇場的留言。隨著去年地鐵16號線的開通,紅點劇場開始迎來家住得更遠的觀眾。盡管目前劇場的收入與投入仍未達到持平,但上座率已提升到60%至70%,觀眾到劇場觀劇的習慣正在慢慢養成。“現在我們的許多演出票價已經調整為五六十元,比別處的價格還是便宜些,這樣的價位有助于我們形成劇場運營的良性循環。”陳健說。

敢想敢拼 年輕團隊運營劇場

家住溫泉鎮的牛山山,是紅點劇場的運營工作人員。作為一名學戲劇專業的90后,她從未想過能在家門口找到喜歡的工作,“以前海淀北部這邊沒有多少文化設施,我們學戲劇專業的學生都要去很遠的地方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紅點劇場的迅速成長,除了因為專業的硬件設施和多方的投入,也離不開年輕運營團隊的專業參與。“我們的很多同事都是90后,大部分畢業于專業戲劇學院。”紅點劇場運營經理崔繼嵐說。

為了尋找到好劇目,運營團隊經常參加各地戲劇節和文化節,“淘”回來不少口碑好但不一定很火的劇目。通過這支有拼勁兒的隊伍的努力,紅點劇場已和多家演出機構達成長期戰略合作意向。在這里,人們可以觀看烏鎮戲劇節、兩岸小劇場藝術節話劇《山居》,欣賞京味兒話劇《胡同深處》……目前,紅點劇場年均演出三四十部作品,演出場次約100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國家話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等一批知名院團都曾走進這里。

“年輕的紅點劇場有一種冒險家的開拓者精神,以及文化工作者自信的寶貴氣質。”曾兩度與紅點劇場合作,執導話劇《未完待續》《因為你是駱駝》的導演尉遲冠行如是說。有一次,他的劇組來紅點劇場演出,為了達到理想的燈光效果,劇場工作人員冒險爬出燈光室的外窗。他們的身體在幾米高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反復調試燈位,這一幕令尉遲冠行至今難忘。

除了廣泛邀請專業院團演出以外,園區運營方還發揮人才優勢,進行原創話劇的制作。陳健透露,目前一部反映園區生活的原創話劇正在緊鑼密鼓地創作中,故事大綱和劇本都由運營團隊自己來做。不久的將來,這部劇將在紅點劇場登臺亮相。

多維拓展 營造一方文化陣地

11月9日,又逢周四午間,從紅點劇場旁邊的一個會議室里傳出瑯瑯的英語演講聲,園區一家企業的員工小陳正在就“旅行”話題做演講。隨后,指導老師從語音、語調等各方面對他的演講表現進行了評點。與此同時,近20名參與者也在聚精會神地聽講,不時與老師進行交流。

像這樣的場景每周都會發生。崔繼嵐介紹,這個名為“土馬雙語演講俱樂部”的公益性英語學習活動已舉辦6期,每期的參與者都在20人上下。

在推出豐富多彩演出的同時,紅點劇場還扮演著手工DIY教室、英語角、話劇學堂、企業文化活動場地等多重角色,向具有多功能的文化陣地方向發展。例如,成立由戲劇愛好者組成的“紅點劇社”,請專業戲劇老師為愛好者講授話劇表演,滿足了人們周末學習話劇的需求;舉辦“科技企業文化話劇活動周”送戲進企業,豐富園區員工的文化生活;周末在劇場的“紅點Art Café”舉辦“親子音樂下午茶”,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邊學邊玩,親近器樂表演和兒童戲劇表演。

“我們組織多樣的文化活動,一方面是為了帶熱紅點劇場的品牌,另一方面也能最大化地利用劇場的資源。”陳健說。同時,她也表示,劇場在承接專業團隊演出內容正變得更加多元,除了話劇、兒童劇、音樂劇外,劇場還積極引進了雅俗共賞的器樂演出、相聲、魔術等演出項目。

科技園里生長出的紅點劇場,為這片創業創新的土壤注入了人文氣息。如今,這顆小小的“紅點”,已成為海淀北部地區產業發展與文化藝術融合共生的縮影。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