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劉佳) 2020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將占到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的30%,并初步成為全球新興的科技創新中心。日前,北京市政府下發了關于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戰略綱要(2008年-2020年),明確了中關村科技園的發展目標。
20多年來,中關村已經從“電子一條街”發展成為包括海淀園、豐臺園、昌平園、電子城科技園、亦莊科技園、德勝園和健翔園在內的一區多園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的年均增長率超過了40%,形成了軟件、集成電路、計算機和網絡、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能源環保等優勢產業集群。2006年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北京市GDP的18%。
規劃綱要提出,中關村下一步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2008年至2010年為奠定基礎階段,要求高新技術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總收入比重達到5%左右,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相當于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0%左右,進一步發揮中關村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首都創新型城市中的龍頭作用,為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奠定基礎。
2011年至2020年為基本形成階段,提出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8%左右,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相當于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0%左右,每萬名從業人員的專利申請量達到100件,在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和首都北京進入世界創新型城市先進行列的同時,中關村初步成為全球新興的科技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