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又到了經銷商決定去留的時候了
【電腦商網專稿】幾個月前,“春節將會是眾多經銷商真正的年關,春節過后,將會有更多的經銷商離開中關村”就已經是業內所共識的預言。現在,春節真的快到了。
實際上,元旦之前,已經上演了一波宏大的經銷商撤離潮,海龍、鼎好等強勢電子賣場也因此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整,比如降低商鋪租金、調整賣場規劃、對經銷商進行支持等。
為什么離開
“最直接的原因是現在中關村掙不到錢了,而且明天能不能掙到錢也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北京來福萊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曉光說。來福萊以前是中關村的“大戶”,在幾大強勢賣場的黃金眼位置都有店面。但現在,來福萊在中關村僅在海龍電腦城保留了兩家店面,在京城的另一個IT商圈百腦匯也只保留了兩個店面。用梁曉光的話說就是“我們在中關村僅僅是象征性的存在”。 來福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在北京開設30~50家社區店。
讓來福萊這樣曾長期扎根中關村的企業離開的深層次原因,是賣場“環境惡劣,生存困難”。梁曉光說,“黃金眼位置的租金普遍在每月8萬以上,即使在旺季,經銷商也無法通過正常的經營實現贏利,更何況淡季。”
中關村的企業流動性非常高,2年以上企業就可以算是“老中關村”。因此,“正規經營、守法經營”一直是一種象征性的倡導口號,“守法經營”與“非法經營”之間的界限在中關村一直很模糊。而在市場處于動蕩時期的形勢下,“非法經營”顯然占據了上風,中關村誠信問題再度成為焦點即是佐證。
在市場選擇“非法經營”的情況下,“守法經營”者無法生存,不得不離開。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中關村很難培養出色的零售企業”。今年是IT賣場20周年,中關村的形成則要更早。但經過20年的發展,出自IT賣場的出色經銷商鳳毛麟角。也就是說,IT賣場用了20年的時間也沒能培育出多少像樣的零售企業來,來福萊的鴻圖大展自然也不能指望中關村。
自誕生之初,IT賣場就是一個賣場物業、廠商、經銷商三方博弈的場所。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賣場數量以及營業面積不足,賣場物業在博弈中居于主導地位,廠商以及經銷商的話語權不大。之后由于廠商不斷加大在零售端的投入,話語權不斷提升,出現了現在的“三方協議”。但在這個體系下,經銷商的地位非但沒有提升,反而下降了。由于廠商的加入,物業租金上漲、排他性經營等更多不利條款強加到了經銷商頭上,使他們的生存環境更加艱難。
不難看出,經歷了20年的發展,在賣場體系中貢獻最大的經銷商始終沒能得到話語權,不能不說這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現象。而更可怕的是按照目前的發展方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經銷商的地位還是不可能得到改善。
為什么留下
“我們不會離開中關村,不僅如此,恒昌還會不斷加大在IT賣場的投入。”北京恒昌開拓有限公司副總裁趙曉飛說。自中關村的經銷商撤離潮開始以來,恒昌已經在IT賣場開設了6家店面,而如果條件允許,恒昌還準備再開新店。
在恒昌看來,中關村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它還是IT產品的最主要流通渠道。做IT零售,自然不能離開中關村。
“現在確實是一個艱難時刻,但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越需要堅持,只有堅持下去才能迎來春天。”趙曉飛說。與大唐高鴻的重組完成后,恒昌在資金、管理經驗等方面得到了充實,所以在“冬天”里還不感覺到很“冷”。“對恒昌來說,現在是個機會。”
當前,中關村的誠信問題更加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誠信確實是影響中關村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但這個問題并不是中關村獨有的,它充斥于各行各業。當然,這并不是說中關村可以對這個問題不加重視,相反,作為最開放、最市場化的IT賣場應該最先找到解決辦法。現在,恒昌正在展開旨在取締導購、欺瞞等不法行為的“斷頭行動”,海龍、鼎好等賣場物業也在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雖然堅持留在中關村,但恒昌并不認為未來的中關村會像現在這樣適合各種類型的經銷商。“中關村將會變成一個比拼實力的場所,而不再是淘金之地。哪些規模小、資金實力不足、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確實應該考慮撤出。”趙曉飛如是說。
期待三方時代到來
IT賣場是由賣場物業、廠商、經銷商三方組成的有機體(有人認為這一體系應該加上用戶,因為用戶也是重要的參與者之一,但記者認為用戶的角色應該是裁判),這一體系的問題應該由三方共同來解決,而不應該僅僅指責問題的最終體現者。
無論是早期的賣場物業一家獨大,還是現在由賣場物業與廠商主導的三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