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二五”以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電子城科技園將這5年作為園區“二次創業”的關鍵時期,全面實施規劃建設、產業發展、人才培育3個“三步走”。以“招商引資工作站”、“黨建服務工作站”雙站建設為中心,通過抓覆蓋、抓統籌、抓服務、抓保障,實現黨建工作“三個百分之百”的總目標;通過完善置換機制、建立清退機制、嚴格準入機制,制定獎勵機制等四大機制建設,加快重點功能產業園置換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實現做強電子城,服務新朝陽。
一是力爭把東區打造成為電子城產業升級的示范基地。2013年年底,完成國際電子總部4號地等4個項目和五環路聯通工程的建設;2014年年底,完成IT產業園全部項目和萬紅路、將臺東路等5條路建設,內部路網進一步完善;2015年年底,國際電子總部、普天首信和大山子改造工程完成建設,打通對外出入口,新增產業空間170萬平方米。
二是力爭把西區打造成為電子城研發總部聚集的陣地。2013年年底,愛立信二期等5個項目完成建設;2014年年底,中材研發中心等5個項目和望京8號、9號、10號路完成建設;2015年年底,惠普集團、大唐電信、邁瑞科技、東北五環路立交和望京新干道完成建設,新增產業空間150萬平方米。
三是力爭把北區打造成為電子城三新產業發展的新區。2013年年底,北擴二期控規獲批,完成一期市政建設;2014年年底,完成一期項目建設和二期征地、勞動力安置及市政建設;2015年年底,完成北擴三新產業園全部建設,新增產業空間450萬平方米。
四是力爭把健翔園打造成為電子城高新技術創新的沃土。2013年年底,建設電子城創業服務中心,推動創業孵化、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2014年年底,建設電子城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打造產學研用創新體系;2015年年底,聚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才、項目和成果,培育孵化一批高成長性的創新、創業、創稅企業。
五是力爭把大望京打造成為電子科技商務的新CBD。2013年年底,大望京1號、4號、5號地完成建設;2014年年底,住宅項目交付使用,市政道路整體竣工;2015年年底,完成大望京全部項目建設,新增產業空間103萬平方米。
“十二五”時期,通過“三步走”的發展規劃,電子城完成新建、改建、擴建,全部建成后,“五園合一”新增產業空間約1000萬平方米。加快發展“三新產業”,同時大力培育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籌劃建設移動互聯網產業園、核心芯片產業園、移動通信軟件園、普天三網融合創新園等專業性園區,加速移動通信產業聚集。發展高端、高效、高輻射產業,“十二五”時期力爭培育高成長的十億元規模企業50家,產業帶動作用大的百億元規模企業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千億元規模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總數達到30家。力爭園區總收入到2015年突破5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