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個人用戶才剛剛邁進TB時代,全球一共新產生了約180EB的數據;在2011年,這個數字達到了1.8ZB。而根據知名市場研究機構IDC的預測,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擴大50倍。
從1988年中國第一個高科技園區的誕生,到2009年中國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成立,中關村一次次的率先前行,引領著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今天,中關村又在中國率先布局大數據產業,一場大數據時代變革即將來臨。
日前,中關村用一場“中關村大數據日”讓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關村。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在這一天成立,云天使基金、中云融匯基金、大數據實驗室孵化基金三只產業投資基金在這一天發布,“中關村云廣場”也成為中關村的又一新名片。12月13日被命名為中關村的大數據日。
大數據蘊藏巨大商業價值
宇宙大爆炸創造了我們現在所居住的這個世界,而數據大爆炸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數字宇宙。我們目前處于數據大爆炸的起始階段:在2006年,個人用戶才剛剛邁進TB時代,全球一共新產生了約180EB 的數據;在2011年,這個數字達到了1.8ZB。而根據知名市場研究機構 IDC 的預測,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擴大50倍。從B(Byte)、KB、MB、GB、TB,到PB、EB、ZB、YB……數字宇宙的邊界不斷擴大。“大數據”時代正在到來。
華爾街德溫特資本市場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霍廷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利用電腦程序分析全球3.4億微博賬戶的留言,進而判斷民眾情緒,再以“1”到“50”進行打分。根據打分結果,霍廷再決定如何處理手中數以百萬美元計的股票。霍廷的判斷原則很簡單:如果所有人似乎都高興,那就買入;如果大家的焦慮情緒上升,那就拋售。這一招收效顯著今年一季度,霍廷的公司獲得了7%的收益率。
IBM估測,這些“數據”值錢的地方主要在于時效。對于片刻便能定輸贏的華爾街,這一時效至關重要。五年前,華爾街2%的企業搜集社交媒體平臺上的“非正式”數據;如今,接近半數企業采用了這種手段。“社會流動”創業公司在“大數據”行業生機勃勃,和微博推特等社交媒體是合作伙伴。它分析數據,告訴廣告商什么是正確的時間,誰是正確的用戶,什么是應該發的正確內容,備受廣告商熱愛。
上述的實例說明,對于企業而言,由互聯網推動的“大數據”時代爆炸性增長的數據既是巨大的機遇,也將是巨大的挑戰:一方面,數據的不斷更新擴張給數據存儲、管理和分析利用帶來了挑戰;另一方面,這些包括個人信息、消費記錄在內的海量數據當中,蘊含著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可以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參考。
中關村初現大數據產業鏈
據了解,大數據產業鏈大致可以分為數據資源、數據應用軟件、IT基礎設施三大部分。中關村大數據技術發展已與硅谷同步,海量數據挖掘等技術都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大數據產業鏈雛形已經初步顯現。
中關村是國家各部委信息中心、三大運營商、國內大型互聯網平臺公司等擁有高價值密度數據機構的集中區域,擁有全國最大規模和最有價值的數據資產。同時,依托全球最密集的科教資源、軟件人才和海外留學人員創業優勢,中關村率先開展關于數據科學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跨學科跨產業大規模研討。
而在數據應用軟件、IT基礎設施方面中關村企業各顯身手:初創企業北京憶恒創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的固態硬盤產品PCIe 閃存卡,其每塊硬盤的性能相當于6000塊機械硬盤,每3秒鐘可傳輸一張DVD光盤的數據量,幫助用戶很好地解決了數據中心IT設備性能的技術瓶頸。
北京天地超云科技有限公司在2010底率先推出國內首批云計算服務器,可針對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通過預裝虛擬化軟件與資源調度軟件,為客戶打造“開箱即用”的云計算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而支持高溫運行環境的云服務器系統,在滿足用戶對卓越性能、苛刻穩定性要求的同時,還能最大化減少能耗、降低運維成本,充分保護用戶的投資。
云端時代致力于成為業內領先的云終端設備、桌面云系統和“云+端”管理平臺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幫助中國企業向“云+端”架構轉型。研發的云終端硬件比傳統PC小巧很多,體積大約只有PC的1/16;其功耗極低,只有PC的1/10還弱;由于功耗極低,其故障率也相應大大降低,云端時代已經具備提供整體桌面云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
美科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國內首家個人云整體解決方案MYCLOUD,整合個人信息中心,個人社交中心,個人娛樂中心,為用戶創造最前沿的云端體驗。億贊普在大數據處理和數據分類技術上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通過與全球運營商及互聯網網站合作建立的云媒體平臺,將覆蓋包括歐洲、拉美、獨聯體和亞太地區的92個國家,可協助中國大量的本土企業全球擴張,實現從“中國創造”到“中國品牌”的跨越和提升。
億贊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搭建了全球化的大數據云媒體平臺,并且是國內惟一能夠規模收集、處理全球數據的互聯網公司。億贊普已與歐洲、拉美、亞太等地區的21個跨國電信運營商和數十萬全球網站合作,覆蓋96個國家的8億互聯網用戶,擁有每天100T數據處理能力。
北京天云融創科技是“中國云”的建設者、領導者和云系統專家,致力于云計算技術研發、云系統構建及云計算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公司專注于云平臺、大數據的研發,自主開發了SkyForm云管理平臺和BeagleData大數據產品體系,已成功應用于政府、運營商、金融、教育、醫療等眾多行業客戶的整體云計算解決方案中。
友友系統致力于云計算核心技術的研究和發展,開發云計算操作系統(CloudWare)及應用軟件,為市場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基礎軟件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成為中國及世界領先的云計算基礎技術的提供者。
成立聯盟構建產業生態環境
中關村搶抓大數據發展機遇,率先著手布局大數據產業,12月13日,“中關村大數據日”活動應時舉辦,會上宣布成立了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發布了云天使基金、中云融匯基金、大數據實驗室孵化基金三只產業投資基金,并為“中關村云廣場”正式命名。將今后每年的12月13日確定為中關村的大數據日,集中開展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各項交流活動。
首次中關村大數據日活動以“云世界零距離,中關村硅谷雙城記”為主題,講解大數據發展前景,描繪大數據時代的藍圖。活動還邀請了來自硅谷的著名數據化組織“量化自我”及開源軟件組織“阿帕奇基金會”,圍繞硅谷大數據技術前沿和中關村智慧創新的對接進行深入交流,推進中關村、硅谷兩個全球云時代創新聚集地協同發展。
會上宣布成立的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將成為推動中關村大數據產業飛速發展的重要力量。聯盟由寬帶資本、云基地、北京大學等企業、高校共同發起成立,將組織成立中關村大數據工程中心,發布大數據年度發展報告,并策劃一系列業界交流活動,進一步加快中關村大數據產業生態環境的構建。
云天使基金、中云融匯基金、大數據實驗室孵化基金三只產業投資基金,將面向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領域早中期創業企業,關注這些行業種子期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發現、培育和扶持創造性的思想、創新的技術和創業的團隊。三只基金的發布將極大地激發中關村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的創新創業活力,引領未來大數據產業發展方向。
目前,大數據產業已經納入《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引領工程(2013-2015年)》,將開展云運營和大數據示范應用,建設云計算應用支撐平臺、虛擬化平臺,支持開展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挖掘和分析等技術的行業應用,以及大規模云運營服務和大數據挖掘服務。
延伸閱讀
什么是大數據產業
大數據是數據分析的前沿技術。簡言之,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不僅將給在信息處理技術、軟硬件開發等方面的企業帶來新發展機會,還對醫療、零售、金融等領域帶來新的沖擊。
大數據產業是指建立在對互聯網、物聯網等渠道廣泛大量數據資源收集基礎上的數據存儲、價值提煉、智能處理和分發的信息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