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Android市場一年之后,谷歌的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決定來中國消費電子的標志性賣場中關村“探探底”。
施密特每年的亞洲之行又開始了。在抵達中國之前,施密特剛剛結束一場韓國之行。他曾出現在韓國首爾國立韓文博物館舉行的“全世界繁榮韓國文化的合作擴大方案”啟動活動上,并在韓國首爾大學舉行了一場關于創業的演講。
他的中國之行,除了與開發者交流、到訪中關村賣場外,還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分享自己對未來技術趨勢和創業的看法。
和蘋果CEO庫克到訪中國蘋果店時引發的騷動相比,并沒有太多人認出施密特。在鼎好電子商城里,同行的人員一路為施密特講解各類安卓終端的市場情況,時不時停下腳步做產品演示。除了谷歌人員外,同行的還有云測網CEO王軍以及剛剛“下嫁”小米的谷歌前VP Hugo Barra。
“Eric對中國安卓平板企業應用五花八門的創新很興奮。”王軍如是說。而中國“山寨”廠商的創造力或許給施密特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走訪中,施密特一行人被一家店面里的“山寨”平板電腦吸引,這款從外觀到界面都幾乎與iPad一模一樣的平板電腦,售價遠遠低于iPad。當同行的人員告訴他里面運行著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時,這位谷歌老大不禁笑了。
“Android在中國市場大有作為。”參觀中的施密特如是說。而在到訪中關村的幾個小時前,他曾在中關村一家富有宮廷特色的中餐廳里,和國內多個安卓開發者交流了對安卓市場的看法。
對于股價剛剛突破1000美元大關的谷歌來說,現在的Android已經在移動設備操作系統領域超過蘋果,取得了壓倒性的市場份額。國內一位第三方開發者透露,過去的Android渠道分散,收費不暢、用戶質量較低、手機適配難,但產業鏈經過幾年演進,上述問題慢慢得以解決,“安卓像洪水猛獸,誰也阻擋不了”。
其中,中國市場對于谷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去年,中國已成全球最大的Android市場,占據全球市場1/3份額。同時,中國市場去年2/3所銷手機均為Android平臺手機。
在艾瑞咨詢CEO張毅看來,盡管Android業務是谷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大的業務亮點,但中國市場上,當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將硬件配置和價格戰打到極致的時候,由此引發的市場問題越發明顯。
“目前無論‘正牌’或是‘山寨’手機廠商,都在面臨同樣的問題:大家所生產出的Android智能手機,在市場上沒有足夠的競爭力。高端市場有蘋果、三星,國產手機價格難上去;中端市場上‘中華酷聯’往下壓,最怕的還是小米這種挑戰市場規則的,未來要靠軟件而非硬件賺錢。”張毅說。
在外部的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而企業內在的盈利能力遇到瓶頸時,張毅預計,盡管消費者還在如火如荼地購買智能手機,但預計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智能手機廠商或將迎來一大波裁員甚至倒閉潮,谷歌不可能坐視不理。
他猜測,施密特此次中國行的關鍵一點或許在于,在觀察市場的前沿的情況后,谷歌或將下一步在軟硬件業務方面做出更多調整。“谷歌或許已經在安卓和相關硬件配套做足了準備,只是需要到一線市場探探情況,加快計劃實行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