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表示,國內一些電子賣場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網購的沖擊,同時,部分電子賣場存在以次充好、價格欺詐等不誠信經營行為。作為國內最負盛名的電子產品賣場集中地—中關村(000931,股吧)近來也很蕭條。記者采訪發現,除了電商的崛起,導致中關村蕭條的原因還有很多。
近期,不少媒體在報道中稱,一些電子賣場存在“組裝電腦市場份額越來越小”“以次充好讓消費者漸行漸遠”等問題,建議規范市場重建誠信轉型升級。
北京中關村是全國知名的電子產品賣場集中地。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中關村的電子賣場就極為繁榮。但與此同時,中關村電子賣場的迅速壯大也帶來了相應的問題。
因果報應?
從2006年開始,由于電子產品行業商品同質化較高,產品價格也趨于透明化,不少商家在面對競爭時打出了價格牌,通過減少利潤尋求生機。但與利潤走低形成對比的是,中關村店鋪的租金卻在水漲船高,每月高達幾千元的店鋪租金逼迫商家千方百計尋求變化。
宋爽在鼎好電子商城經營電腦組裝業務。他告訴記者,自己每組裝一臺機器只能從中獲利100多元,不過,由于自己門店較小,每個月5000元左右的租金還 能支付。相反,在鼎好電子商城內很多大店十分“敢要價”。宋爽說,自己剛剛為一位顧客以2100元的價格組裝了一臺電腦,而一家大門店給出的報價是 2500元。
曾經在中關村淘到第一桶金的京東掌門人劉強東就曾在微博上怒斥中關村的這種行為:“捫心自問,你們做了多少偷梁換柱的勾當?賣了多少水貨假貨?暴打了多少客戶?”他甚至稱中關村電子賣場的被迫整改是“因果報應”。
記者發現,鼎好電子商城入口處的一間商鋪已經人去鋪空,而在二樓三樓也多有空位。與鼎好不同的是,中關村e世界的商鋪更多的是被動離開。一名工作人員向 記者介紹,e世界剛剛換了一位老板,處在整改期。新老板上任伊始就清理了很多以個人名義租鋪位的商家,一時間,偌大的大廈顯得極為冷清,顧客人數遠遠不及 商家數。
電商崛起
在中關村蕭條的同時,以發源于中關村的京東為首的電商卻在不斷壯大。
在中關村賣 了三年電腦的王馨愛告訴記者,現在價格透明化程度太高了,大多數顧客來中關村選購電腦之前早已對電腦的報價了如指掌,更是早與各個電商平臺的報價貨比三 家。但是,很多消費者仍然認為電子產品是暴利行業,給出的價格往往讓商家不能接受,讓其損失了很多業務。同時,她證實,很多顧客在選購電腦時會選擇在電商 平臺購買,因為電商的信譽是一份保障。
2009年,北京市海淀區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中關村西區業態調整的通告》,明確了區政府不鼓勵電子賣場、商場(店)、購物中心、餐飲等業態在本區域內發展的態度,開始對電子賣場進行裁減。
2011年的一份報告顯示,2010年中關村IT賣場銷售總額約為280億元人民幣,貿易總額約520億元人民幣。同年,京東商城的全年銷售額達到了102億元,超過了IT賣場中最好的鼎好電子商城的92.2億元。同時,京東商城2010年的銷售額增長超過200%。
劉強東曾為中關村商戶的轉型提出自己的意見,認為這些商戶可以去經營電商所不能提供的業務,例如產品維修、上門服務,并預言,這些業務的需求量在不遠的將來會相當大。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說,面對不同的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消費者會“用腳投票”,選擇更好、有信譽的品牌企業、品牌產品,信譽不佳的企業會被自然淘汰。
對于這類充分競爭的市場,沈丹陽認為,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優勝劣汰作用,另一方面,商務主管部門也應根據自身職責,支持行業商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失信企業黑名單。同時,加強誠信宣傳,促使電子賣場內的商家規范誠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