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國際孵化軟件協會牽頭打造“創新梯隊”

日期:2007-11-01  來源:賽迪網
[字體: ]

2007年10月30日,由中關村國際孵化軟件協會牽頭,在北航新主樓計算機學院G座8層會議室,創造“愛國者”數碼產品的華旗公司、中關村國際化和信息服務外包新潮的引領著軟通動力、博彥、海輝、文思、用友、大展、新思等公司代表,與北航計算機學院、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郵電大學軟件學院、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齊聚一堂,暢論政產學研合作培養人才新模式。

“大學怎樣才能培養出適合人才市場需要的高端企業創新人才”、“企業的人才需求怎樣才能結合到大學人才培養過程中”、“怎樣才能引導大學的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怎樣才能引導大學的創新成果通過企業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政府在促進企業和大學結合培養創新人才上應提供哪些支撐和服務”是此次討論的熱點話題,并研討中關村國際孵化軟件協會提出的政產學研合作培養人才新模式 —“梯隊模式”和“工廠模式”。

北航計算機學院馬殿富院長介紹到,北航已經跨入創新人才培養國家一流行列,愿意在政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為大學生創造企業實訓環境,吸引一流大學人才走進自主創新企業,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方面,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軟通動力總裁黃顯勇、博彥公司曲玲年、愛國者動漫研究院院長崔雪峰介紹了本企業的人才需求和與北航計算機學院產學研合作建議。

中關村國際孵化軟件協會于濱會長代表中關村軟件企業與北航計算機學院馬殿富院長簽署共同發起成立“創新梯隊”聯盟,共建“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協議,并一起為北航5位教授頒發了創新顧問聘書,為中關村5位企業家頒發了創新導師聘書。

據了解,“創新梯隊”聯盟由一流大學和企業共同發起組成,目標是整合政產學研各方資源,按照企業需要,培養自主創新企業人才第三梯隊,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

目前,一流大學人才幾乎都被外企高薪聘走了!因此啟動“創新人才梯隊工程”目的是吸引一流大學人才走進海淀自主創新企業就職3年,成為企業創新人才的第三梯隊,從而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人才素質。

“梯隊模式”讓一流211大學人才在大三期間就走進企業,讓企業提前2年融入大學的人才培養,通過長達一年引導期、實踐期指導和了解,自愿簽署創新梯隊服務合同,然后經過委培期和實訓期,最后進入自主創新企業就職,同時在職讀取碩士研究生學位,整個過程企業可全程參與并主導實踐部分課程。

“工廠模式”著眼于二本大學,服務于需要大規模軟件人才的企業,學生可向資保公司申請培訓費貸款,有九環信用鏈和六環擔保鏈可穩定員工在企業工作三年,可針對企業需求確定培訓內容。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