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投資價值

日期:2008-02-28  來源:中關村新聞網
[字體: ]

中關村是有魅力的地方,魅力的體現就是投資價值。中關村是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和技術的市場中心,2003年中關村科技園區實現了銷售收入達到2852億,其中產品銷售收入是1774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在全國是第一位。其中PC機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50%,應用軟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軟件和集成電路設計、移動通信設備、個人電腦、掃描儀、大功率數字廣播電視發送設備、大直徑單晶硅片、太陽能集熱設備等產品產業規模和市場份額均為全國第一。大型程控交換機、大彩色顯像管激光打印設備、部分西藥等產品領域的產業規模和市場份額國內排名前位。


  一、中關村在硬件、軟件、芯片設計、網絡及通訊等行業位居全國前茅,并涌現出許多該行業的領軍企業。其中硬件領域:聯想、方正、同方的PC機銷售在全國排名前三。軟件領域: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統作為完全自主研發技術、占領了國內外眾望照排的絕大部分市場。IC設計領域:中關村在IC設計業研發能力在全局首屈一指。嵌入式CPU的方舟芯片、通用龍芯芯片,多媒體的星光芯片取得成功應用。手機產業領域:以聯想、首信諾基亞、中電通訊、大唐移動和北京信威五家公司為龍頭的產業集群,積極推進手機產業核心技術的研制,2003年,五個產業集群實現銷售額220億元,銷售手機2600多萬部,占全國總量40%。生物醫藥領域: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牽頭研制非典疫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以中關村為中心的銷售網伸向全國。中關村是高科技企業銷售總部聚集地,分公司、子公司遍布全國,成為全國最主要的IT產品的總代理商。同時中關村是全國最大的有形電子產品交易市場。2003年中關村的電子市場交易量達300億元。國外IT產品進入中國的市場的樞紐,中關村世界知名IT產品的銷售中心,集聚著幾乎所有國外著名品牌的代理商、分銷商;知名品牌IT產品成為全國價格的參照系,CPU的價格決定著全國的CPU的價格。


  二,中關村是中國高科技人才中心,中關村有兩院院士427人,占全國院士總數37%;在校大學生將近40萬人,每年畢業10萬人。擁有全國最優秀的學生群體。2002年清華大學招收包括25各省市自治區的28名狀元,各省市自治區的理科前10名在清華的錄取率72%,2003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高考招生錄取全國各省狀元的90%,其中35名進入北大,28名進入清華。中關村成長了一批成功的企業家,他們是我國企業家隊伍中的精華。像老一代的企業家如聯想集團的柳傳志、清華紫光的張本正、中科集團的張家林等,一批青年企業家如用友集團的王文京、聯想集團的楊元慶、郭為、和利時公司的王常力等。留學歸國的代表如中星微公司的鄧中翰、啟明星辰的嚴望佳等。
中關村擁有一批中國最有價值的商業領袖。由《經理人》雜志的組織的2003年度中國最有價值的說也領袖評選結果,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UT斯達康(中國)公司的CEO吳鷹評委進入“10位最優價值的卓越商業領袖”。中關村擁有高素質的年輕化、知識化的從業人員群體。園區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約為33歲,40歲以下的中青年占77%。年輕化與知識化相對應的整體從業人員的層次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大學以上文化程度者幾乎占到一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更是高達65%。到2003年底,涌現一批留學歸國的創業精英。到2003年底,歸國留學人員累積創辦企業近2000家吸納留學人員5000余人。他們成為促進人才、資本、信息和技術等生產要素在中關村與國際間流動的主要推動力,成為中關村園區的重要載體。
  一個以市場機制為基礎配置人力資源的市場體系初步形成。園區企業37.3%的員工通過招聘會進入企業,41.8%的員工通過網上招聘進入企業。人才中心機構業務范圍由早期單純的人事檔案管理等,擴展到獵頭、咨詢、培訓、人才測評等服務項目。


  三、中關村是中國技術創新中心。中關村是中國最重要的科技戰略資源聚集地。集中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家重點大學39所,有以中科院為首的國家級科研院所、重點試驗基地213家;到2003年底,中關村擁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2個。
  中關村的創新重點體現在中國芯。200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徐冠華部長指出“方舟、龍芯、眾志CPU芯片成為實現量產,并與國內開發的Linux操作系統集成,研制出新一代網絡計算機”。目前中關村從事芯片設計制造的企業已近百家,從通用芯片、嵌入式芯片到多媒體芯片,IC卡芯片、局域網芯片,HDV芯片、局域網芯片,中關村群芯爭輝。
  中關村是最尖端技術的重要參與者,曙光10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和聯想深騰4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的研制成功,標志著園區高性能計算機研發與簡短應用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園區企業生產的高精度與高可靠性元器件及配套設備,地面控制系統與軟件測量系統有力保證了神舟五號順利飛行。
  各類技術創新主體充滿活力,2002年,以中關村為核心,北京地區各類創新主體實施國家863計劃的占全國總數的39.8%,實施基礎研究計劃占全國的42.8%,實施科技公關計劃占全國的37.8%,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占全國的14.6%,均為全國第一。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