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協助國內醫療液晶廣告公司炎黃傳媒與分眾傳媒聯姻后,漢能投資今年又成功完成了一起投資案,這起投資案有一個很典型的特征:一家具有十幾年發展歷史的老牌中關村企業成功與國際資本觸碰,借用資本的力量重新讓企業找到了新的發展目標。
據悉,這家專注研究和開發廣電產品的企業獲得了來自國際金融公司、英特爾投資、祥峰科技基金(III)和India China Pre-IPO Equity(C.I.)Fund四家國際機構千萬美元的投資。漢能投資集團擔任了此次融資的財務顧問。
這家獲得四大國際資本機構青睞的企業就是新奧特,成立于1990年,創始人、董事長鄭福雙憑借十幾年的辛苦奮斗,其專業電視轉播服務占據了國內將近90%以上的市場份額。
“新奧特在獲得四大國際資本投資前,從未進行過融資,僅有的外來資金是銀行貸款。”擔任新奧特投資顧問的漢能投資董事總經理趙小兵講到,“其實他們在該行業中已經做的最好,并且發展也不錯,但是鄭福雙突然意識到公司距離國際化目標還很遠,所以才有了之后的融資計劃。”
新奧特獲得投資四大原因
據漢能投資副總裁李華兵透露,新奧特面臨很多強大的競爭對手,包括法國的湯姆遜、日本索尼、松下 NEC、美國AVID等公司,國內的中科大洋和索貝也是其主要對手,而且從資本層面上來講,這兩家公司都比新奧特要強。
但是,為什么幾大投資機構都愿意向新奧特注資呢?
趙小兵分析認為有四大原因。首先,該公司具有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其次是具有優秀的團隊和穩健的財務結構,再其次是其產品面臨廣電由模擬向數字化轉變的重要機遇,可以獲得很大的發展機會,另外新奧特已經成為廣電產業唯一一家獲得北京奧運會電子中文翻譯服務供應商。
李華兵補充說,“除此之外,創始人鄭福雙的博大胸懷令人印象深刻,在管理團隊期權分配上的額度,是我見過的最高的。他一旦答應的事情,以后就不會再改變。”
老企業轉型遭遇新問題
漢能投資自06年8、9月份開始和新奧特公司接觸,在談及幫助新奧特融資過程中最難的事情時,趙小兵說,“最難的是梳理那些不規范的財務問題和剝離不必要的業務,這對于有十幾年發展歷史的企業來說,還是挺難的。”
“如果這家公司不上市,也不需要這樣處理。但是如果想上市,就需要面對更高的要求,包括投資者的要求和IPO的要求。因此我們跟他們的財務主管花了很長時間,規范公司財務問題。此外還有個難題,創始人還有其他的業務,有一些非主營業務不是投資人希望看到的。主營業務和非主營業務的剝離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稅務、債權債務等,這些業務剝離后才有可能拿到投資。”趙小兵說。
根據趙小兵的分析,在發展策略上,數千萬美元的融資能幫助新奧特實現下一步跨越式的發展,具體層面上可能會展開并購,另外奧運后數字媒體的快速發展,新奧特憑借資本實力將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四大投資機構此次注資,應該是介于VC和PE之間,從投資階段來講,屬于成長期的投資,不是早期和擴張期。至于新奧特何時上市,四大投資機構并不是很期待,也不擔心,目前只希望把這個公司規模做大。新奧特的目標就是打造中國的AVID。
投行的風險
趙小兵坦承,“作為投資銀行,其作用并不能被太夸大,但是在整個規范和融資過程中,漢能投資極大地維護了新奧特公司的利益。”
盡管漢能投資已經成功幫助炎黃傳媒、新奧特等公司成功融資,然而,投資銀行并不總是很成功,仍然面臨很多的風險。
對投行來講,對于得到的客戶公司財務數據,還需要多方核實,然后把公司團隊、業務、財務的真實情況呈現給投資人。如果投行看到有問題存在,投資人卻沒有發現,仍然要把問題全面準確地告訴投資人。
“因此,我們的風險可能是那些一直沒有發現的或潛在的問題。這個項目我們花了兩個月進行調查。畢竟我們不是審計公司。如果因為種種原因,兩個月沒法完成調查,那么我們可能就選擇放棄這個項目。”趙小兵表示。
中關村老企業應抓住資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