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10億創投基金涌入中關村 成投融資“白金時期”

日期:2010-07-22  來源:
[字體: ]

  北京市政府參股設立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劃暨首批創投基金“水落石出”,最終中關村 興業(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啟明創元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明創投”)、啟迪創業投資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啟迪創投”)和北京富匯合力投資中心(以下簡稱“富匯創投”)4家企業榜上有名,確定為首批政府合作創投機構。這4家創投機構將分別管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和環保、高技術服務業四個領域的創投基金。

  北京市政府如此積極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投基金設立,也有自己的條件要求。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新技術產業處處長費翔表示,本次設立的4只創業投資基金將關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70%的資金將投向北京地區的企業,重點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企業提供創業資金的支持。

  10億創投基金怎樣投?

  4只基金已經成功“搶灘登陸”,各只基金的“掌門人”也都“信心滿滿”。

  這次成立的4只創投基金總規模將達到10億元。其中,國家出資2億元,北京市政府出資2億元,吸引社會資金6億元,最終形成每只創投基金2.5億元的規模。這表明,每只基金有1億元是政府出資,另外的1.5億元是社會資金。

  這就意味著每只創投基金的“掌門人”擁有2.5億元的“支配權”。在投融資領域,雖然2.5億元并不是個大數目,但這次有著政府背景的“財政”“支配權”還是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基金的管理上,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鄺子平坦言,創投機構肯定力求收益最大化,雖然政府也是出資人,但除了政府引導的大方向外,其他所有事情必須按照市場規律操作,使基金最終取得回報,形成資金回流,這樣才能長期運作下去。

  “在國內以專業的團隊從事生物醫藥領域基金管理的公司非常少,可能不超5家。我們的團隊都是有10多年生物醫藥行業經驗的資深人員。”鄺子平說。由于對這次創投基金充滿信心,一向投資額只占基金總額1%的啟明創投,這次的投資接近了總額的10%,目前已有10個民營資本的合伙人。

  “4只基金10億元,雖然錢數算是很小的數目,但是政府出錢引導資金投向新興產業確實有很多積極意義。目前,現在很多錢還浮在水面上,很多風投只想著投入的項目一兩年就能上市,關鍵是如何能讓浮在上面的錢沉下去,我想政府的引導應該發揮一定的作用。”

  “基金更主要的意義在于讓投資人能夠慢慢地對行業形成認識,企業的發展不能一蹴而就,基金的投資也不能立即就得到回報。”啟迪創投董事總經理羅茁表示。

  與鄺子平打算整個基金投資10家企業、平均一家投資額在2500萬元、單個案子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相比,羅茁更喜歡小額投資,“不論操作手法如何,關鍵點還是要盈利。盈利了自然好說,但是如果不盈利則要面臨被清盤的危險”。

  “4只基金的設立就像池子里又多了一片水。”富匯創投董事副總經理朱誠這樣理解,“初創企業就像沙漠一樣缺少水源,如些水如果潑到沙漠里就廢了。但如果這10億元用得好,重點培育一些企業和行業,先澆灌出一些灌木,逐漸開發,那效果就是另當別論了。”所以,相比啟迪創投2年內將基金投資完、再用3至5年收回投資成本的計劃,朱誠把基金的運作時間定在了8年,稍顯得更長久一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