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城南發展和河北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保定市與中國農業大學涿州科技園達成共識,把中國農大涿州科技園打造成“農業中關村”,借助中國農大的科技力量,使園區成為產、學、研、試、銷結合的示范樣板和技術輻射源,促進城鄉一體化均衡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院士李寧的保定國農溫氏種豬育種項目落戶中國農業大學河北涿州農業科技園區。項目總投資3.2億元,占地350畝,是涿州市與中國農大攜手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建設,聯手打造京南“農業中關村”的項目之一。該項目將打造國際現代化的種豬場,實現種豬場的現代化、智能化、環保化、工業化,突破國際家畜養殖模式,建立并輻射中國北方地區現代化養殖場,促進畜牧業的發展保護和快速擴繁地方稀有豬種。此外,該項目是國家16個重大專項之一,將打破國外對中國種豬的長期壟斷。
中國農業大學涿州農業科技園區位于涿州市西部,是河北省政府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申辦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總占地20000余畝。目前,以科技開發、示范、輻射和推廣為主要內容,占地2500畝的現代觀光休閑農業生態園區已成功與致遠公司對接。園區內已形成規模的有北農大地肉雞發展有限公司、中國醫用小型豬培育基地,國家牧草基地正在建設中。北京農大鐵騎力士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園區正常運營,飼料產品占河北省市場三分之一。此外,園區內有9個研發項目正在籌辦中。
目前,國家“863”抗病蟲的棉花種植示范基地等4個國家級項目先后落戶該科技園新建的實驗站,另外有國家生物質能源種植研發項目以及動物新品種研發項目落戶科技園,科技園正成為農業科技先導型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以及現代農業技術輻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