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中關村技術優勢,促進中關村在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的技術輻射作用,加快建立經濟及區域長效合作機制和環渤海區域創新體系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http://i2.hexunimg.cn/2012-03-17/139429075.jpg)
發揮中關村技術優勢,促進中關村在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的技術輻射作用,加快建立經濟及區域長效合作機制和環渤海區域創新體系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
從增長極的理論來看,區域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條件較好的少數地區和少數產業帶動,把少數區位條件好的地區和少數條件好的產業培育成經濟增長極。
中關村是其所在的京津冀乃至環渤海區域中備受關注的重要力量。然而一直以來,中關村吸金有術,但與周邊區域未形成資源共享的大區域平臺。那么,究竟中關村該如何為進一步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作貢獻呢?
企業無奈外遷呼喚政府間合作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才讓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中關村的內部資源要與外部資源聯手互動。”
中關村地區創新資源非常豐富,這里有40多所高校,100多個各級各類科研機構,聚集了近兩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包括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每年新畢業的大學生有20多萬。但是,因為中關村空間有限,“很多產業固化在中關村,產業進一步發展遇到阻礙”。
“科研投入與大批量的工業化生產,有一定的投入產出比。比如,科研投入1億元,工業化生產可能達到10億元,而大規模生產可能產生百億元的經濟效益。”才讓說,“但是,百億元產值的產業或許就不適宜在中關村甚至在北京發展。”原因是有限的土地資源、不斷攀升的用人成本,以及資源環境要求限制等。
“中關村是否可將研發成果、孵化機制與河北等地進行有梯次地互動,實現利益共享?”才讓表示,走出中關村到外地建設大產業基地成為一些企業的選擇。
中國鋼研集團有深刻的現實體會。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國鋼研一直在中關村發展,現在位于永豐產業基地。但是發展到今天,土地、空間資源再次限制了企業發展,而且,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也為企業發展造成困擾。不少企業的員工面臨的問題是,單身奮斗沒問題,成家立業怎么辦?在北京,買房價格太高、孩子的教育花費很高,因此員工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鋼研產業基地可能將不得已選擇向河北、天津等地發展。“但是,企業之間的動作是否能夠上升到政府之間的合作?政府引導企業,發揮各自優勢,進行合理的技術轉移安排和利益共享。企業可將研發中心設在中關村,產業基地放在其他周邊地區。這樣將加速技術成果商品化,有利于企業發展,也會讓技術產出地和產業孵化地共同受益,對各自的經濟發展總量增長會有一定的好處。”才讓說。
內外聯合推動輻射發展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歐陽慧表示,應推動區域合作,擴大中關村的輻射帶動作用。
“北京地區現代服務業發達,科技創新能力強。中關村應該立足北京,成為京津冀甚至更大范圍之內的增長極。在制造業方面,中關村要和周邊地區建立合作機制。與此同時,中關村的科技創新要為更大區域所用,帶動更大發展。”歐陽慧說。
他說:“必須發揮中關村技術優勢,促進中關村在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的技術輻射作用,加快建立經濟及區域長效合作機制和環渤海區域創新體系。”
首先,促進建立并積極參與京津冀區域合作的相關組織。合作重點突出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科技創新和研發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第二,探索中關村科技園區與京津冀或環渤海地區其他地區共辦“園區”的模式,重點加強與天津濱海新區的合作;第三,探索中關村科技園區在濱海新區等地區建設技術產權交易中心和技術服務中心,為中關村與其他地區聯動發展提供技術交易和服務合作。
歐陽慧認為,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更要促進中關村科技園區與周邊制造企業開展技術合作,形成中關村科技園區帶動周邊制造企業發展的局面。
“進一步發揮中關村在全國的技術輻射作用,要促進中關村與其他地區特別是我國東部地區的產業分工。”歐陽慧說。
促進產業分工,首先要組織、引導中關村優勢企業將自有品牌、生產線、資金等,發展到其他地區,鼓勵企業與區外企業以技術嫁接、掛靠名優產品和技術轉讓等形式開展合作;其次,探索中關村與其他地區合作共建合作區、開發區、工業園區的新模式,鼓勵本地企業與區外同類企業合作,利用當地土地、部分設備和部分資金建設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