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是首都北京堅持雙輪驅動、打造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舉措。
日前,我國首家由政府倡導并出資的知識產權商用化公司––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呂錫文與副市長茍仲文出席儀式并為公司揭牌,中共北京市委常委趙鳳桐主持儀式。
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是北京市落實國家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北京市在知識產權商用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當前,知識產權已成為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推手,知識產權商用化是促進知識產權實現商業價值的關鍵環節,是推動產業創新驅動式發展的重要保障。針對我國知識產權工作面臨著商用化水平普遍較低的現狀,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設立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融合中關村示范區知識、創新、人才以及資本等資源優勢,推動加快我市知識產權商用化進程,為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搭建強有力的知識產權商用化服務平臺。
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是由北京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技術交易所等四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國有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公司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專業運作”的工作原則和“致力于知識產權價值發現、服務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工作宗旨,以市場化的方式和專業化的思維進行運營。
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我市知識產權商用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力量和知識產權服務鏈中的有益補充,重點拓展知識產權股權投資、知識產權交易經紀等知識產權增值服務,重點建設知識產權信息深度分析和價值評估等核心能力,重點開展知識產權高端咨詢業務,為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知識產權增值服務,促進知識產權轉化實施,實現經濟價值。
成立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是首都北京堅持雙輪驅動、打造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舉措。中關村發展集團作為控股股東,在促進北京市科技成果產業化、支持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將充分利用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專業優勢和平臺作用,在知識產權商用化領域進行全面合作。
會上,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負責人介紹了公司成立背景及籌備情況,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發言,北京市副市長茍仲文發表講話。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委組織部、市教委、市科委、市規委、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中關村發展集團負責人出席了揭牌儀式,首都知識產權戰略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中關村創新平臺、各區縣知識產權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科技中介機構等2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
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是北京市落實國家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北京市在知識產權商用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當前,知識產權已成為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推手,知識產權商用化是促進知識產權實現商業價值的關鍵環節,是推動產業創新驅動式發展的重要保障。針對我國知識產權工作面臨著商用化水平普遍較低的現狀,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設立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融合中關村示范區知識、創新、人才以及資本等資源優勢,推動加快我市知識產權商用化進程,為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搭建強有力的知識產權商用化服務平臺。
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是由北京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技術交易所等四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國有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公司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專業運作”的工作原則和“致力于知識產權價值發現、服務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工作宗旨,以市場化的方式和專業化的思維進行運營。
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我市知識產權商用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力量和知識產權服務鏈中的有益補充,重點拓展知識產權股權投資、知識產權交易經紀等知識產權增值服務,重點建設知識產權信息深度分析和價值評估等核心能力,重點開展知識產權高端咨詢業務,為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知識產權增值服務,促進知識產權轉化實施,實現經濟價值。
成立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是首都北京堅持雙輪驅動、打造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舉措。中關村發展集團作為控股股東,在促進北京市科技成果產業化、支持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將充分利用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專業優勢和平臺作用,在知識產權商用化領域進行全面合作。
會上,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負責人介紹了公司成立背景及籌備情況,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發言,北京市副市長茍仲文發表講話。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委組織部、市教委、市科委、市規委、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中關村發展集團負責人出席了揭牌儀式,首都知識產權戰略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中關村創新平臺、各區縣知識產權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科技中介機構等2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