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大項目排隊入駐中關村北部產業帶

日期:2012-05-30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今年建設投資增長三倍多

    今年一季度,兩個疊加的數字讓中關村北部產業帶“出了名”——中關村示范區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態勢最好的區域,一季度總收入超過4000億元,增長23%。而其中尤以中關村北部產業帶發展最為迅猛,前三月實現總收入1880億元,同比增長25.8%

    這個看似簡單的數字,在海淀區北部地區開發辦(簡稱北部辦)工作人員徐春財眼里,是今年以來始終不眠不休的加班工作。自從去年進入北部辦這個專職推進海淀區北部地區開發建設的機構后,“忙碌”就成了他生活中的關鍵詞。

    今年以來,徐春財和同事們已經連續多個周末無休。“沒辦法,任務太緊了。”

    今年全年中關村北部生態科技新區安排項目158個,開發建設投資有363億元,是過去5年來年平均投資額的3倍多。其中由北部辦協調的項目有89個。

    目前,龍芯產業園項目一期等38個大項目正在施工,從二季度到今年底,聯想總部、百度研發樓、騰訊研發中心等另外38個大企業大項目將開工建設。從農村拆遷騰退、園區基礎設施開發到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從規劃、開工到投產,都需要僅有20多人的北部辦的全程跟進。

    從京藏高速出來,往西就拐入了北清路。沿著雙向六車道、主輔分離的道路前行,在一片片綠樹掩映之中,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永豐產業基地、中關村環保園等中關村園區依次躍入眼簾。     

    午后時分,走進綠樹成蔭的中關村環保園,中間是一塊濕地水系,沿岸是一米多寬的鵝卵石步道,歐式路燈,休閑長椅,讓人感覺進了公園。掛著華為公司胸牌的兩個女孩正在散步。遠處,一家三口正在嬉戲。華為女孩說,華為北京研究所距此僅幾百米遠,工作之余,員工們幾乎天天都到濕地散步。

    濕地、水系、森林,在中關村北部產業帶的各個園區并不少見。“海淀北部開發,生態優先,基礎設施優先。”徐春財說,過去幾年,中關村北部產業帶累計完成開發建設投資561億元,沙陽路、溫泉路、污水處理、中關村二小、溫泉公園等一批工程相繼建成。

    環境好了,大企業大項目爭相入駐。華為、中國人壽、航天電子等一批知名企業紛至沓來,一流科技創新基地形象初步顯現。一季度,中關村北部產業帶成為發展最為迅猛的區域之一,前三月企業實現總收入1880億元,同比增長25.8%。目前,北部地區入駐企業約有600家。2010年,僅翠湖科技園、永豐基地、軟件園三個園區就實現總收入750億元。

    目前,華為北京研究所已經有8000多名員工,主要負責華為數據通信研發和無線終端的研發工作。“中關村北部地區安靜,風景優美,太適合研發工作了。”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趙勇說。

    今年內,華為北京研究所還擬在環保園新開工建設3棟研發樓,屆時員工總數將會達到1.2萬人。目前新開工項目正處于規劃、設計和手續辦理階段,亦是北部辦負責全力協調、推進的項目之一。

    徐春財指著《2012年度北部地區工程建設計劃手冊》說:“今年6月底前,要完成首批8個村莊的騰退收尾工作;今年內新開工建設農民安置房107萬平方米,竣工100萬平方米;今年內推進聯想、百度、騰訊等入園企業項目建設,力爭航天電子科研樓、北大維信二期、用友研發中心等25個項目竣工投產……”

    除了這些,還有150多個大企業大項目等待落戶中關村北部產業帶。這些項目經過審核,符合北京的發展方向和中關村北部產業帶的產業定位。

    “生態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發展,大企業大項目集體入駐,今年是中關村北部生態科技新區建設的全面啟動之年。”徐春財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