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南部,太湖之濱。自然風光之外,近年更增添了一抹科技的亮色。北科建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以下簡稱“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正崛起于這片風景秀美之地,開發建設和招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據悉,園區規劃占地面積約70公頃,規劃建設面積6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5億元,將分三期在6年內建設完成。目前園區正處于全面建設和招商階段。一期項目已經辦理了項目立項、規劃審批、開工建設等相關手續,部分子項目已實現結構封頂并將在年內竣工。
眾所周知,中關村是我國科技創新的制高點和風向標,聲名遠播全國乃至全世界。無錫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也是當今中國物聯網的中心,是在江南蒙蒙煙雨中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地處北方的中關村怎么和無錫與太湖結合在一起,其間又能碰撞出怎樣的精彩?帶著這樣的疑問,本刊記者采訪了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的開發商——無錫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剛先生,欲對這個南北元素“雜交”的產業園一探究竟。
聚合南北科技、資源優勢
新年伊始,徐剛總經理的活動可以用馬不停蹄來形容。
2月16日,徐剛接待美國阿爾泰資本(Altai Capital)Janak Goyani先生、美國SymBioSys公司Bruce Ferland先生和世界財富500強企業豐益集團(WILMAR Group)中國公司楊洛偉副總經理等一行。
2月24日,徐剛在京分別與北京億聯國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和源沐澤科技發展公司等兩家中關村的科技企業高管進行工作交流。
2月25日,徐剛在京會晤上市公司——大唐高鴻數據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李輝以及中海東坤影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東、廣州拓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平傅俊等客人。
3月9日,中國IT培訓行業領導品牌達內IT培訓無錫中心總經理紀仁義一行在徐剛的陪同下到園區參觀考察。……
這些只是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領導層的部分活動,但活動頻率之高可見一斑。其實,這種高頻率的活動在2011年下半年就開始了。徐剛和同事們不僅和當地政府、各地的科技企業、歸國留學創業人員、金融機構頻頻接觸,也多次參加國內的科技盛會,如第13屆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品博覽會、2011中國上海國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展、長三角科技創新論壇等。
而這些活動的背后,是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的控股股東北京科技園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科建集團”)的全方位支持,包括戰略、人才、資金、建設、招商等方方面面。北科建集團總經理郭瑩輝,副總經理兼無錫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白廷全等集團高管多次蒞臨無錫指導工作,徐剛等人也常;鼐┫蚣瘓F高管匯報、溝通工作。
無疑,無錫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不僅在當地政府和科技企業之間搭建橋梁,也在無錫高新區和中關村之間不斷聚合南北科技和資源優勢。
促成科技地產理念落地
無錫不僅是歷史上的吳中勝地、江南名城,更是如今科技和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的一個城市。作為長三角制造業中心城市,2011年上半年無錫市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八、江蘇省第二。無錫以軟件和通信為基礎的物聯網產業正蓬勃發展。正是瞄準了這里的良好環境,北科建集團選擇了無錫作為北京中關村軟件園京外唯一分園落戶的地方。
事實上,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正是北科建集團科技地產戰略落地的一個典型化的嘗試。
北科建集團在國內地產開發商中首倡科技地產理念:它是以產業集群理論為基礎,以創新型和成長型企業為客群,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產業,以房地產開發為手段,遵循市場經濟基本規律,對接資本市場,通過專業化的園區開發運營和要素資源整合,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實現政府、客戶、合作伙伴、開發商利益訴求均衡的一種科技園區開發模式。
北科建集團總經理郭瑩輝曾指出:科技地產的運營有三個特點,一是堅持以產業促進為主線進行綜合開發;二是在整個園區的功能定位上,必須把握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兩個大的方向,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三是科技地產具有獨特的商業模式。北科建集團強調科技地產特色,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戰略協同,以實現業務的可持續性發展。
不難看出,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正成為北科建集團科技地產理念的一個詮釋和實體的呈現。
推動區域經濟展藍圖
談起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的建設藍圖,徐剛的目光中充滿著憧憬與希冀。
他透露,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項目正是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得到了無錫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無錫市政府、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簡稱“太科園”)管委會從實現品牌企業聚集、產業能級提升、轉變經濟結構的戰略高度出發,十分重視此項目的發展,并將其喻為“龍珠項目”。
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總體規劃分為孵化中心區、創意研發區、總部研發區、中央景觀區、標準研發區、大企業辦公區、商務酒店區、宿舍配套區、教育培訓區等功能區,園區將建設成為“建筑特色突出、基礎設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服務配套方便、水系景觀優美、步行系統科學、專業服務一流、人才高度聚集”的國際化綜合生態高科技產業園區。
作為中關村軟件園在長三角地區的延伸,太湖分園將結合北京與無錫兩地在地域、產業、市場、人才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傾力打造以軟件研發、服務外包、物聯網(傳感網)信息服務、創新創意為主導產業,同時輔以中小企業孵化、軟件人才培訓、中介服務、投融資等產業服務,以“高端、低碳、環保、生態”為特色的國際化綜合生態高科技產業園區。
軟件是物聯網產業基礎之一,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的建設,必將推動無錫物聯網產業發展,必將對無錫區域經濟的發展將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根據規劃,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建成后,將吸引5家國際一流龍頭企業、10多家大型企業總部和500多家創新企業入駐。園區建成后,預計年均實現產值將超過200多億元,上繳稅收18億元,將吸引4萬多名創新型人才在此就業和發展,并發揮高科技園區對周邊區域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加速無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園區產業服務體系顯特色
徐剛透露,園區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是發揮北科建集團及中關村軟件園在科技園區建設與產業服務方面的優勢,結合長三角地區企業發展要素,順應無錫及周邊地區產業結構升級之趨勢,緊扣當前無錫市打造“感知中國中心”的有利時機,在無錫新區、太科園整體產業規劃的指導下,突出產業鏈招商,重點圍繞深圳、中關村等重點地區招引大企業、大項目,建設集軟件與通信產業研發、高端服務外包、中小企業孵化器、產業中介服務中心與研修與培訓中心為一體的綜合科技服務園區。
園區未來的具體產業構想主要包括:結合當前物聯網概念,打造微系統與通信技術研發中心;發揮原中關村軟件園企業資源優勢,做好北京、上海高端研發企業產業轉移的承接服務,打造區域服務外包交付核心區;結合當前無錫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本著核心產業發展與經濟效益并重的原則,引進集成電路設計與中試基地;發展工業設計、游戲研發等自主創新區,扶持原創產業發展,提升園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結合無錫當地產業經濟特點,打造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辦公集聚區。
那么,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服務于產業,到底有什么特色呢?徐剛介紹了北科建集團提出并倡導的科技園區產業服務體系。該體系不是指舒適的物理空間,也不是指網絡、電力、通信等配套設施,而是圍繞產業發展的資本、市場、技術、人才四大要素,提供的一系列技術關聯性強、附加值高、智力密集度高的創新增值服務。這個產業服務體系是由開發商、政府和商業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
據了解,在資本服務方面,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將通過聚集銀行、擔保公司、再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公司為企業提供銀行貸款、小額貸款、貸款擔保,幫助企業獲得政府扶持資金,為企業擔當融資顧問,提供從直接投資到政策融資的多方式資本服務系統,使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能得到資本服務;在技術服務方面,園區將從產業實際出發,積極構建技術、產業緊密結合的共性技術平臺。同時,通過進行專利代理、專利戰略咨詢等知識產權服務,引進產權交易機構及科技成果轉化機構,促進企業專利、技術、產品的交易及轉移,推動產學研縱深發展;在人才服務方面,園區將通過組織招聘會、開展培訓、舉辦人事經理交流會等方式等,幫助企業解決人力資源后顧之憂。同時,針對初創期企業開展創業輔導,幫助企業主盡快實現從創業家到企業家的轉變。針對成熟型企業,開展上市輔導等,幫助企業打通快速發展渠道;在市場服務方面,園區將通過建立行業協會和聯盟,有效連接政府、企業和市場,增強企業與市場的對接;在政策服務方面,園區一方面積極收集、研究各地高新區政策,為地方政府政策出臺提供參考,另一方面收集區域政府在稅收、房租、人才、產業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對入園企業集中發布,并協助辦理,幫助企業獲得政府資金支持;最后,園區還將在政務服務、其他中介服務方面為企業提供便利,減少企業的后顧之憂,可以全心投入到科技創新事業中去。
從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一期的建筑效果圖上,記者看到了頗具歐美學院風格的設計圖景。徐剛介紹說,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項目一期工程由美國波士頓國際設計集團承擔規劃與建筑方案設計,“它結合了中國江南地區的當地特色,突破了傳統科技園區慣用的建筑模式,以經典的北美校園風格為基調,強調體現現代性、創新性和時代感。”
可以想見,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正朝著“環境清新優美、配套功能完善、產業高度聚集、自主創新活躍”的方向建設,而這正是北科建集團一直堅持的科技園區標準。
用北科建集團總經理郭瑩輝的話來說,目前北科建集團的科技地產業務符合國家自主創新戰略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求,符合國家的“大勢”,可順“勢”而舞。而無錫又何嘗不是如此?國家的大力支持、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前景,也讓無錫抓住了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而在北科建集團和無錫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應運而生、順勢而長的無錫中關村軟件園太湖分園正蘊蓄著科技地產蓬勃的生命力,迎接著科技春天里的光榮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