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中關村新引擎

日期:2014-07-21  來源: 北京商報(北京)
[字體: ]

短短三年時間月銷量超過600萬臺手機的小米、取得歐美訂單的國產核醫學設備、第四家實現“萬能芯片”量產的京微雅格……在中關村,越來越多的高精尖技術和產品正從這里走向世界。

數據顯示,中關村“641”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保持快速增長。今年1-5月,六大優勢產業集群和四大潛力產業集群整體增勢強勁,實現總收入 7714.1億元,占示范區總收入的69.7%,同比增長16.2%。預計到2015年,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總收入將超過2.5萬億元。

走向世界的“小米”

7月22日對于無數米粉而言意味著又一個奇跡的誕生。因為,2014小米年度發布會將在這一天開啟。

只要手機聯網無須登錄任何軟件就能與小米手機用戶免費發送短信;撥打一個陌生號碼,如果是騷擾或者詐騙電話,多半會在電話撥出的一剎那就能看到 “××××位米粉標記其為詐騙電話”這樣的貼心提示……三年前,在國內甚至國際上大多數智能手機品牌還在打“機海戰術”時,小米另辟“精品戰術”,在數十 萬網友共同開發、完善系統的基礎上推出了小米手機,針對中國用戶習慣做出了無數個性定制功能。

2011年銷售數十萬臺,2012年719萬臺,2013年小米完成了1870萬臺的出貨量,今年前6個月,小米共計銷售了2611萬臺手機,同比增長271%,含稅銷售額約330億元,同比增長149%,小米正以一個恐怖的速度迅速成長。

一家中國公司,坐擁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在本土作戰的優勢下取得了業內側目的成績,大概可以很滿足了。但小米并沒有把自己只定位在中國市場,因為它向往的征途是更廣闊的天地,以后的戰場將在全球。

“我們要做世界的小米。”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周光平表示,小米手機計劃在2014年登陸歐洲、亞洲和南美洲的多個國家,全面開始國際化步伐。

除了手機,小米近兩年還陸續推出了智能機頂盒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以及小米主題市場、音樂、瀏覽器等軟件內容,打造小米“生態系統”的勢頭十分明顯,“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鐵人三項模式的威力開始顯現。

我國核醫學設備首獲歐美訂單

上個月,位于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亦莊園的北京大基康明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醫療”)完成了PET-CT產品的總裝。該公司剛剛與美國 費城國際癌癥中心醫院簽署了協議,將核醫學診斷設備PET-CT、PET-MRI和放射治療設備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LA45銷售到該醫院,標志著我國自主 生產的核醫學診療設備正式進入國際市場。

大基醫療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核醫學影像設備和放射治療設備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和醫院管理于一體的國際化高科技醫療集團。擁有多項專利及專有技術,占據國際和國內領先地位。在北京、香港、瑞典等地設有生產場地和研發、運營機構。

大基醫療首創的放射動力治療癌癥、血管斑塊、血液病新技術,填補了國際醫療新技術空白。“病人口服氨基酸4小時,給予心臟造影一半的X線放射量,全 身放射動力治療二次;服氨基酸后,再增加常規放療劑量局部治療4次。經過數百名廣泛轉移的晚期癌癥病人的治療,絕大多數病人收到奇特效果。” 大基醫療董事局主席孫啟垠表示,放射動力治療技術如同人類利用青霉素治療細菌一樣,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療癌癥,為人類征服癌癥、血管斑塊、血液病帶來希望。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令人驕傲的業績,但是我們的研發產品那可是能讓世界震驚的。” 孫啟垠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相信公司未來會成為國際上最頂尖的醫療設備供應商,因為他們手里有著填補世界醫療設備空白的技術。

首枚國產萬能芯片上市銷售

與“術業有專攻”,針對某一具體應用、領域而設計的專業芯片不同,一枚指甲蓋大小的萬能芯片,只要經過軟件改寫和編程,就能在高精尖醫療設備、工廠 里的大型工業控制儀器、絢麗的巨型顯示屏驅動等不同的行業系統中靈活跨界,充當其大腦。目前,由中關村企業研發的我國首枚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萬能芯片已正式 上市。

在不改變芯片本身硬件組成的情況下,萬能芯片可以反復使用,根據市場變化進行改寫和編程,滿足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的定制性需求。在芯片界,萬能芯片 也因其適用領域的廣泛、研制門檻高而成為“武林高手”們爭相比拼的重鎮。從上世紀70年代起,三星、摩托羅拉等全球60多家頂級科技公司陸續投入到攻關萬 能芯片的項目中。時隔數年,這些公司在萬能芯片研發項目上少則投入8000萬美元,多則花費數億美元,但全都無果而終。

那萬能芯片研發究竟難在哪兒?萬能芯片研制方、京微雅格創始人劉明做了個通俗有趣的比喻:如果把研制芯片比做當木匠,那么做專業芯片,只需要這名木 匠能夠看圖選材、熟練使用斧鋸刨鉆等工具就能做出像樣的產品來;而做萬能芯片,則需要一個“超級木匠”,不僅能夠自己畫圖設計,還要自己會制造各種市場上 買不到的斧鋸刨鉆等工具。

2005年,在美國集成電路領域叱咤風云的劉明辭掉了工作,回到了中關村創業。去年,他帶領的京微雅格公司經過十年的技術積累、兩年的集中攻關,成為除美國硅谷三家行業巨頭以外首家成功研制并實現量產萬能芯片的公司,填補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空白。

“641”5個月收入達7714億元

今年上半年,中關村示范區經濟運行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發展結構不斷優化,企業創新創業保持活躍,“641”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創新發展實力進一步增強,為首都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發揮了重要的引擎支撐作用。

數據顯示,中關村“641”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保持快速增長。1-5月,六大優勢產業集群和四大潛力產業集群整體增勢強勁,實現總收入7714.1 億元,占示范區總收入的69.7%,同比增長16.2%。其中,移動互聯網產業集群收入增長迅猛,實現總收入2357.1億元,同比增長38.4%,對示 范區“6+4”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總體的增長貢獻率達47.3%。示范區現代服務業實現總收入7242.4億元,占示范區總收入的65.4%,同比增長 18.4%,對示范區總收入增長貢獻率達81.3%。

 

 

從高新技術領域來看,電子信息和環保領域增勢強勁。1-5月,受益于國內節能減排市場需求的強力支撐,在國電龍源、國電清新等企業快速 發展的帶動下,環境保護領域收入增長持續強勁,同比增長42.4%,利潤同比增長59.1%,整體盈利狀況繼續向好。得益于小米科技、小米通訊以及中移動 通信終端等一批移動互聯網企業快速增長的拉動,電子信息領域收入增速自年初以來始終穩定在20%的增長高位,利潤增速也回彈到17.5%。

記者了解到,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關村將推動在產業鏈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開展攻關,突破并儲備一批核心技術,主導制定一批技術標準,提升產業競爭力,逐步形成產業集聚優勢。到2015年,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總收入預計將超過2.5萬億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