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街區創業生態”漸顯

日期:2014-10-28  來源:北京商報
[字體: ]

自從海淀圖書城變身中關村創 業大街之后,每逢官員進京,到訪創業大街似乎成為必要步驟;名人路過,在創業大街上做個演講也必不可少;投身創業,去創業大街的咖啡館坐坐更成為首選;想 要融資,去創業大街和投資人聊聊成為潮流……數據顯示,目前中關村創業大街已經吸引車庫咖啡、3W咖啡、飛馬旅、聯想之星、亞杰商會等13家創業服務機構 入駐。街區入孵創業團隊總數達339個,海歸團隊48個,獲得融資的團隊123個,平均融資額500萬元……中關村創業大街已初步形成街區創業生態。

  “進京趕考”的飛馬駒

  20個創新項目的無線“京”彩、50家頂級資本機構的豪華陣容、超1000人次的創業馬拉松激情開跑、超2200家企業的積極報名參與、近3000億元資本的全程鼎力支持、逾1萬人次以上的創馬會輻射人群……10月18日,伴隨飛馬旅第六屆賽馬會的圓滿落幕,“進京趕考”的結果對外揭曉,19家企業成功入圍飛馬第六屆星駒。

  據介紹,賽馬會是飛馬旅對該年度意向簽約企業的最終評審性活動,每半年舉行一屆,優秀的創業項目通過前期幾輪盡職調查,必須通過在賽馬會的舞臺 上展示,才有機會加入飛馬旅;該賽事僅面向飛馬旅往期星駒企業、本期參賽準星駒企業、飛馬諸君、飛馬投資基金聯盟的成員投資機構以及少量重要合作伙伴開 放,是一個閉門式的項目遴選活動;飛馬旅在遴選具有快速成長潛力的創業企業(飛馬)的基礎上,以微股份置換的方式深入創業企業內部,為創業“好馬”插上騰 飛的翅膀……企業家、投資人、創業者等構成的評委團,分別從不同角度不記名評分、投票,綜合評估決選,成功簽約的企業將獲得該年度“飛馬之星”、“飛馬之駒”稱號并獲得飛馬旅的簽約扶持。

  飛馬旅發起人袁岳表示,中關村是創新創業活躍度最高的區域之一,聚集著全國最多的天使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有著最為優越的創新創業環境。如今,伴 隨著中關村創業大街的開街,無數的創業者開始向這里聚集,他們有著無數的創業想法和創意,這為飛馬旅的發展提供了龐大的創業者基礎。將有更多的飛馬駒在這 里誕生,飛馬旅也將在這里飛得更高。

  培育創業家的“搖籃計劃”

  在賽馬會熱火朝天進行的同一時間,在創業大街北口昊海樓的二層,亞杰商會“搖籃計劃”第九期學員正在聆聽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和完美時空董事長池宇峰傳授《市場定位與產品創新》。

  童士豪以其豐富的投資經驗、引經據典的市場解讀,洞察行業發展趨勢,用扎實的圖表數據分析為大家呈現了一場融貫中西的精彩演講,學員們都表示獲 益匪淺,尤其是創業者大多是做產品出身,亟須專業咨詢機構的行業分析和如何選擇投資人的經驗分享,他的講解恰好滿足了大家的愿望,接地氣地詮釋了投資人的 角色。

  而池宇峰則首先從人性的角度分析了創業的四個層次,從最初的脫貧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到逐漸追求名利被社會所認可,大部分創業者都止步于此。而 到了第三層次就是如何要回饋社會,讓大家成功,比如開始做慈善,在池宇峰看來,慈善其實是一種“終極的自私”,能夠獲得強烈的滿足感,但是還有更高層次的 需求,那就是使命感—推動社會進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華就是對社會最好的回饋,而且世界會因你而改變。

  截至目前,亞杰商會已舉行“搖籃計劃”課程培訓等活動138場,參加人數7000余人。亞杰商會秘書長郭基梅表示,亞杰商會將繼續堅持公益的理念,創造出更多元化的服務來幫助創業企業,讓更多具備潛質的創業家在“搖籃計劃”的幫助下快速成長。

  傳遞“創業”的虛擬咖啡館

  “周五咖啡館”并非真的咖啡館,而是由中關村雜志社和Binggo咖啡聯袂打造的一間虛擬咖啡館,它的活動場地位于中關村創業大街Binggo咖啡的二層。

  10月24日,又是一個周五的下午,陰沉的天氣并不能擋住創業者的熱情。走進周五咖啡館,你的第一感受便是擁擠:僅僅只有幾十平方米的場地,一直排到墻根的座椅,站滿過道的人群,留給主講嘉賓的空間也僅有一把椅子……雖然擁擠,但絲毫不妨礙咖啡館客人的“高大上”。

  從“營業”至今,前來周五咖啡館“喝咖啡”的已有土曼科技創始人兼CEO汪偉、金和軟件總裁灤潤峰、創意中國專委會主任蘇彤、幻響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昕尉、支付寶CEO唐彬、機智云創始人黃灼、91金融創始人CEO許澤瑋、海趣網創始人徐剛(微博)等重量級嘉賓,場場爆滿的活動現場無疑反映出不斷爆棚的人氣。

  談到組織活動的初衷,中關村雜志社副總編輯兼執行主編馬文良說,“就想聽創業者親口講述原汁原味的創新創業故事。我們每周五邀請一位創新創業者來中關村創業大街,一邊喝咖啡,一邊講述創新創業故事,在輕松融洽的氛圍中營造一個有趣、有料、有用、有溫度的創業空間”。

  在記者看來,當中關村出現越來越多的“周五咖啡館”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關村距離硅谷將越來越近直至超越。因為,這是一種創業精神、創業經驗的傳遞,它可以幫助更多的創業者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即將亮相的U+創業社區

  “蘇哥”、“老蘇”、“蘇老板”……鑫鼎賓館二樓的車庫咖啡,隨著蘇菂的走動,一聲聲不同的稱呼從各個位置傳來。

  蘇菂似乎熟識車庫咖啡里的每一位客人,不停介紹著:“他們有的每天都過來,那個戴眼鏡編程的男孩只有18歲,從12歲就開始編程,現在在做新的 項目;那對夫婦原來是做牛肉生意的,來了車庫開始做比特幣媒體;而這位則是哈工大實驗室出來的創業者,他發明的電機可能顛覆電動車產業,他的電機比特斯拉上的電機還小20%……”

  一身學生氣的李永康是一家知名IT公司的員工,今天是他第一次來到車庫咖啡。“以前總是聽說車庫咖啡,說這里有著無數的創業者、這里有著各式各 樣的創意、這里有著各種各樣的新奇產品、這里有著一個神奇的老板……”李永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實,這里比聽說的還要神奇。”

  在車庫咖啡一切都逐漸走上正軌的時候,一個更為宏偉的計劃已經展開。蘇菂正在籌備建設U+創業社區,目前已經租下海淀區蘇州街和上地5街各一棟 樓宇,將以較低價格出租給創業者和專業人士。樓宇設公共辦公區、會議室、活動區和住宿區等,裝修完成后,將成為中關村創業者學習、工作、住宿、交流、合作 的創業社區。該項目已獲得雷軍等個人及投資機構的巨額投資。未來將實現100個連鎖店,打造中國創業者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社交網絡。

  這里每天有9場創業活動

  IBM云途行動創業分享會、周五咖啡館、1024,一個屬于我們的節日、黑問沙龍、京東眾籌Bigger大會、FOCUS教育沙龍第3期、《創業小敗局》分享會……細數剛剛過去的一周,就有十多場活動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舉行。數據顯示,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1-9月共舉辦創業服務活動2244次,平均每個工作日有9場創業活動同時舉辦。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表示,截至目前,中關村創業大街已累計騰退2.3萬平方米,簽約面積1.4萬平方米;3家創業服務機構認定為集中辦公 區;36氪、天使匯、聯想之星等13家創業服務機構入駐;已經與北大、清華、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系;街區入孵創業團隊總數達339個,海歸 團隊48個,獲得融資的團隊123個,平均融資額500萬元;舉辦活動近200場,參與人數超過2萬人,美國、英國、法國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位全 球青年領袖參與創業大街活動……中關村創業大街已初步形成街區創業生態。

  記者觀察

  中關村21歲現象

  尖峰實驗室創始人季逸超、一起唱創始人尹桑、麥客創始人李卉、36氪創始人劉成城、西少爺創始人孟兵……根據中關村管委會數據顯示,在中關村活躍的20家孵化器中,畢業后兩年內的大學生創業者共504人,涌現出一批“90后”創業精英掀起一股席卷全國的創業浪潮。

  觀察這批“90后”的創業者可以發現,互聯網已經成為“90后”創業者最為集中的產業領域,“90后”創業群體擅長使用大數據、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創業利器,通過鏈接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創造用戶使用新習慣。

  在風險投資領域,中關村“90后”創業項目也備受追捧。人人友信集團的創始合伙人張適時獲得來自摯信資本1.3億美元全球互聯網金融單筆最大A輪融資、北京易多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卉獲得云天使基金的天使輪融資、年僅21歲的“90后”創業者季逸超創辦的尖峰實驗室獲得了知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的天使投資……他們正逐漸走上成功的道路。

“中關村有著諸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和在校大學生在這里創業,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國際接軌,做事不循規蹈矩,因為年輕也不懼失敗,這些人當中極有可能產生中國的喬布斯和艾倫·馬斯克。”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把這批創業生力軍稱為“中關村21歲現象”。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