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創業大街見聞

日期:2015-06-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

 

  為增加關注度,不少服務機構都舉辦了掃二維碼送禮品的活動。

  海歸林申在創業大街上即興進行三分鐘的脫口秀表演,講述他的創業故事,引得陣陣掌聲。

  對涌進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創業者而言,這里的服務越來越完善,但同時也意味著進入門檻變高以及競爭更加激烈。

   6月12日,中關村創業大街迎來“開街”一周年。統計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該街已孵化創業企業超過600家,其中獲得融資的企業超過350家,平均每家 企業融資500萬元,融資總額超過17.5億元。在孵化的創業企業中,有海歸創業團隊92個。開街至今,在創業熱潮下,越來越多的海歸創業者踏上了這條僅 有200米長的中關村創業大街。

  

  互聯網為主 創業方向多元化

  馮文軒,2013年從加拿大畢業回國。2015年,他開發了專注于攝影的O2O平臺——愛卡卡。“用戶群體以國內外大學生作為切入點,在線預 約,線下拍攝。這有點類似于攝影界的‘淘寶’。”馮文軒說,中關村的投資機構多,互聯網創業環境好。今年3月,他只身一人來到北京跟朋友搭伙做起了這個攝 影平臺。借住在同學的房子里,過著每天早晨6時起床,晚上22時多回家的生活,他依然樂在其中。來北京后,他順利找到了7個技術合伙人。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成立一周年慶典中,有很多海歸互聯網企業。畢業于沙特國王科技大學的林申及他的合伙人開發了“吃在中國”這一主打私廚的微信平 臺,用戶量已達10萬。 在“互聯網股權融資平臺創投圈”攤位前,不斷有詢問的創業者。“我們已經做了35期路演活動,共涵蓋300個創業項目,其中有一 部分是海歸創業團隊。整體看來,海歸團隊在互聯網方面的創業還是比較多,他們在國外能接觸到國內目前還沒有的模式,在這方面他們有一定的優勢。而且政府針 對海歸創業者有一定的扶持政策,比本土的創業者機會也更多。”創投圈的工作人員孟金龍說道。

  本土加海歸 強強聯合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業者們穿梭于各種場合,在咖啡館構思產品、在路演中心學習經驗、在投資機構尋求資金。在采訪中很多創業者表示,如今海歸創業與本土創業者相比并沒有特別大的優勢。許多本土創業者在受訪時笑言:我們“土鱉”并不比海歸差。

  入駐中關村的北京龍佑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南治軍表示,近兩年海歸創業者不斷增加。“國內的創業氛圍好,市場也很大。前兩天,有個在荷蘭待了十幾年 的海歸來咨詢問題。他現在做的是新西蘭留學服務,利用的就是他在海外聚集的大量資源,這個在國內優勢很明顯,但他卻對國內的情況不了解。”南治軍提到,相 比較于本土創業者,海歸對法律的重視程度更高。

  在創業大街上的“拉勾網”、“91財務”、“因果樹”等都是由海歸人員參與創辦的企業,這些企業相對來說發展得比較快,表現在團隊規模的不斷擴 大以及企業知名度的提升。同時,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大批創業者涌現,本土創業者在技術、產品、想法等許多方面都不輸海歸。“微信咖啡 機”、“創意寶”等產品就是由本土創業者研發而成。本土創業者給海歸創業者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但同時也對海歸創業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有創業者表示,海歸團隊與本土團隊之間幾乎沒有差別。“創業面臨的挑戰也不是來自別的團隊,還是要看自身發展。”一位本土創業者說。作為全國首 個大規模集聚早期創新創業要素的特色街區,中關村創業大街上的大部分創業團隊還很年輕。無論是海歸創業者還是本土創業者,他們談起創業時言語中都帶有一種 熱情和激情。走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陌生人可能通過幾分鐘的聊天熟絡得像老友,每一個看似不靠譜的想法也總有人捧場,每一個創意、每一個點子說出來,可能 都有人幫你實現,這也許就是創業的魅力吧。

  一站式服務 助力海歸創業

  據了解,開街以來,中關村創業大街進一步強化了創業公共服務,著力打造“創業會客廳”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這里的“線上+線下”服務模式,集中了 創業政務服務、專業服務、政策服務、創新展示等功能,打造成“動態移動式服務平臺”。目前,已引進政府相關部門機構、投融資機構、專業服務機構60家,作 為海淀區首批“多證聯辦”服務窗口,已經完成65家創業企業的工商注冊。

  在以“創業展示日”為主題的創業服務集市中,海歸創業者田曉鵬的攤位吸引了多人的駐足圍觀。他所開發的微信產品叫做“e快做”,是一款專門針對 “拖延癥患者”的產品,它通過使用者發起活動、朋友的監督,促使使用者完成一段時期的活動。“有些人想健身,可能真正行動起來很困難。但是如果使用這款產 品,用戶發布一個活動,讓朋友來監督,交一定的押金,在一段時間內若完成了活動,這筆錢就會回到用戶手中,如果沒完成,那這些錢就到了監督的朋友手中 了。”田曉鵬說,在創業大街工作,特別是創業會客廳,會有很多的便利。“首先各種服務機構和投資機構距離很近,因此進行溝通和尋獲服務的成本低;其次,創 業過程中各種手續辦理比較便利;第三,地理位置有助于招聘以及約見關鍵用戶和建立關系。”田曉鵬說。

  作用是相互的,創業大街為海歸提供了便利,海歸也為創業大街注入了新鮮活力。“海歸團隊為中關村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他們發揮了在國外獲得的資源、經驗優勢,更傾向于技術、社交等方向的創業項目。”中關村創業大街的運營商海置科創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