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智慧中關村地理信息服務平臺上線運行

日期:2015-08-20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在中關村朝陽園,現在能租到的甲級寫字樓有33處;周邊1公里內聚集100家以上電子信息企業的寫字樓有18處;這18處寫字樓中,只有6處在周邊1公里內布局10家以上的金融機構……這一系列苛刻、細致的篩選不是跑遍朝陽各家中介機構得到的,而是在網站上僅用了十幾秒搜索到的。

企業想要如此細致地尋找中關村一區十六園內的各類創新創業資源,點擊幾下鼠標便能搞定。歷時兩年半,智慧中關村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完成開發建設,昨日全部建成并上線運行。通過一張“創業地圖”,創業者便能找到所需要的實驗室、孵化器、寫字樓等各類資源。

慧眼快速定位創新創業資源

攤開北京地圖,中關村已經從上世紀80年代的一條街,逐步發展成后來的一區五園、一區七園、一區十園,最后變為如今的一區十六園,覆蓋北京488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時,中關村范圍內擁有北京大量創新創業資源和創業服務機構。

然而,想要在如此龐大的地區尋找到自己合適的資源并非易事。在此之前,創業者和創業公司僅僅是尋找一處辦公之地,就得跑遍中介機構,尋找擔保機構、貸款機構也常常是磨破嘴、跑斷腿。

寫字樓信息僅僅是智慧中關村地理信息服務平臺上的一部分。記者嘗試登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網站,打開了北京的這幅“創業地圖”,只需要輕點幾下鼠標,中關村范圍內的實驗室、孵化器等資源便立刻可以找到。

“在 此之前,企業運營過程中,常常需要先查找中關村支持的開放實驗室名單,然后在各開放實驗室官方網站和地圖上逐個查看實驗室的詳情和位置,最后再整理所有收 集到的材料,人工對比選擇過程漫長。”負責開發建設該平臺的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項目經理李揚介紹,創業者和創業公司在平臺上僅花費幾秒鐘的時間,便可以 找到覆蓋中關村一區十六園488平方公里范圍內的企業、園區、規劃、土地交易、孵化器、實驗室、金融服務機構等30多大類創新創業資源和服務信息。

足不出戶看中關村新技術

除了看得到哪些地方可以租,創業者甚至還能找到這棟寫字樓近期的空置率、租金的詳細變化。這個地理信息服務平臺背后,是大量的數據信息在支撐。

每 個月,覆蓋中關村一區十六園的四五百個重點寫字樓的信息便會匯集到中關村不動產商會,這些租金、空置率等方面的數據便傳入地理信息服務平臺中,讓創業者能 更清晰地找到與自己需求相符的辦公場所。中關村不動產商會會長戴鍵透露,隨著后期系統的不斷完善,這些信息更新速度也有望加快,甚至實現實時更新。

此外,中關村最有代表性的機構之一——中關村展示中心也已經搬上了網絡。在智慧中關村地理信息服務平臺上,已經利用虛擬現實的技術,構建了虛擬的展示中心。全國各地的企業和公眾都可以通過上網隨時隨地、身臨其境地了解中關村的新產品、新技術。

“未來,企業也可以把展覽辦到網絡上。”李揚透露,中關村虛擬展示中心后期系統還將開發虛擬展廳,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展示推廣最新的技術和產品。

創新創業線上生態系統即將形成

中關村創業大街、中關村科技城、未來科技城……一個個代表著北京創新創業成果的項目在崛起。線上,智慧中關村的搭建今年也會雛形顯現。

“智 慧中關村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僅僅是‘智慧中關村’的第一步。”中關村管委會經濟分析處副處長黃河介紹,智慧中關村在一期將率先建設“兩個平臺、一個系統、一 個中心”。這其中除了業務協同系統主要為內部服務外,還包括中關村融合數據中心、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和企業融合服務平臺。預計在今年年底,智慧中關村一期將 全部上線。

近期,中關村企業融合服務平臺也將上線。“企業想要找到中關村的融資、科技成果轉化等各類機構,便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找到。”黃河說,根據規劃,未來隨著這個平臺的完善,企業有望在平臺上直接辦理融資、技術交易等線上服務。

年底前還將上線的中關村融合數據中心,則是匯總了來自本市政府機構的共享數據、互聯網大數據抓取到的信息以及中關村內部業務數據。“企業想要看到每個行業近期的運行數據,中關村海歸人才、長江學者的人力資源數據,也都可以通過這里找到。”黃河說。

此外,根據計劃,明年智慧中關村還將上線企業信用平臺、園區服務等眾多平臺,一個線上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即將形成。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