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間的一紙公告,讓中關村(000931.SZ)新的戰略調整。此次公司進一步明確了醫藥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包括體外診斷、專科醫院和健康養老,并提出2019年醫藥大健康領域非醫藥收入規模超過醫藥收入規模這一目標。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2年,中關村董事會通過了“科技地產+醫藥”的發展戰略。而此時的中關村,已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醫藥領域。“去地產化”的中關村將更加專注,但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大健康領域占據立足之地也并非易事。
布局大健康產業
中 關村公告顯示,公司將圍繞醫藥大健康領域中具備巨大市場發展空間的以體外診斷為代表的新型醫療器械、具備高成長潛力的專科醫院和“輕資產”的健康養老運營 管理及部分具有較大市場機會的處方藥和OTC產品細分領域,通過收購、自主建設、加大研發投入,成立產業并購基金等多種方式擴大業務規模,盡快實現突破, 使公司業務產業鏈得以迅速擴張,打造出公司新的產業布局。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告訴記者,體外診斷主要是指醫療器械、耗材等,?漆t院目前的增長潛力也很高,“前兩個方向都不錯,但是養老健康范圍太大了,沒有說明白到底想做哪些,到底是慢性病管理,家庭醫療指導還是相關的保健品、健康用品等。”
目前中關村涉足的產業包括醫藥、地產、混凝土等。但是細分來看,業務似乎較為分散,各項業務也并不突出。公司2015半年報顯示,建安施工和生物醫藥業務營收都在1.6億元左右,房地產收入4280萬,其余營收散布在物業管理、廣告服務等。
對 于現有的業務結構,中關村認為,隨著國民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現有業務的成長性受到較大制約。“從長期發展來看,目前公司存在業務種類過多,單個業務規模尚 不足以支撐公司發展的問題。在經過大量行業調研后,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提議以‘醫藥大健康產業’為核心構建公司未來業務,并作為公司未來戰略產業發展方 向。”
雖然中關村有做醫藥的經驗,但是史立臣認為,轉型大健康依舊難度不小。“醫藥企業做醫療器械及?漆t院還是有點偏,因為運營管理模式完全不一樣,必須找相關專業人才來運營。”
史立臣表示,雖然聚焦了幾項業務,但是并不能把這幾塊業務放在一起管理,因為它們的市場管理方式都不一樣,例如醫療器械是全國銷售,?漆t院則主要是本地區運營,“這就要按照業務單元去做規劃,除了公司整體規劃以外,業務單元也要進行規劃。”
隨后,記者致電中關村證券事務代表辦公室希望了解相關規劃情況,不過對方電話截至發稿未能接通。
資金、技術承壓
中關村的公告顯示,公司拓展新業務的主要方式為收購、自主建設及加大研發投入,史立臣告訴記者,轉型首先面臨的就是資金問題。“如果公司有龐大的資金,通過收購現成企業來轉型肯定比較容易。”
“醫 藥企業要發展專科醫院,通過收購會比較快,因為自建周期會比較長,自建價格也很高,但是收購價格也比較高,一般收購一家都要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史立臣向 記者表示,醫療器械面臨最主要的是技術問題,由于體外診斷市場已經不再是藍海,本身競爭就比較激烈,雖然打造器械生產線很容易,但是核心技術沒有,生產的 產品沒有競爭力依舊沒有意義,“核心技術的研發也會涉及資金投入的問題。”
今年上半年,中關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1912萬元,期末余額為7330萬元,事實上,2014年至今公司凈增加額指標一直為負,顯示出現金方面呈現一定壓力。
梳 理近兩年中關村的資本運作,剝離虧損業務、聚焦醫藥、回籠資金成了主旋律。去年6月,公司將其所持中關村建設90%的股份出售給中建云霄,后者按照評估值 以現金521.70萬元受讓股份;今年3月,中關村擬定增募資12億元,為支持醫藥板塊業務的發展,公司也表示,部分資金用于償還控股股東借款、銀行貸款 等有息債務和補充流動資金來解決公司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資金壓力。
另外,公司半年報也顯示,上半年,公司轉讓所持北京中科霄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95%股權,回籠資金3.7億元,有力支持了公司業務的發展,也為公司主業的發展贏得了時間。
史立臣向記者表示,除了資金、技術方面的問題,中關村在轉型過程中也繼續補充管理人才,但事實上這樣的人才非常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