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創客養成記]“B輪”加速度的背后

日期:2015-11-13  來源:中國廣播網(北京)
[字體: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經過種子、天使、A輪的重 重“血戰”,能夠殺到B輪的企業,多數已經在市場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團隊得力,項目靠譜,大把的錢可以“燒著花”,估值也在蹭蹭地漲。但這不意味他們就 沒有煩惱。正在成長高速路上歡脫前行的B輪企業,面前還有哪些坎要邁?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中關村創客養成記》,派出實習生入駐不同階段的企業零距離觀察體驗,并專訪創始人進行回應。今天關注的是一位曾經為馬云“刷臉”的“清華理工男”和他的人臉識別企業。

我們經常說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今天推出的印奇和他的曠世科技團隊,就是這個刷臉時代的技術支持。

2015年3月,馬云在德國演示了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大佬對著手機微微一笑,系統立即認出了他那張“外星人臉”,完成了支付。這項技術就來自曠世科技。“認”出馬云來,我也行。但讓馬云被 “認”出來,并因此成為支付寶的合作伙伴,還當著全世界的面,不到三十歲、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印奇是真牛。而這家公司的“養成記”也如電腦程序一樣精準。三 個清華技術男決定干一番事業,遂成立公司,第一年做出產品,第二年拿到天使輪,同年更新版上線,第三年拿到A輪,技術產品開始商業化落地,第四年拿到B+ 輪,推出智能硬件。如何像“標準答案”一樣創業?實習生潘安怡帶著好奇,“刷臉”進入了他們的“王國”。

實習第一天:不愧是做人臉識別的公司,門禁系統就得刷臉,朝攝像頭笑一笑或者做個鬼臉,入職照片、職位就都顯示在大屏幕上了!但僅 僅門口一個攝像頭怎么能過癮,辦公室里散布著的攝像頭,還在每時每刻抓取每個人的工作臉、發呆臉、偷懶臉最后連同你的名字,通通顯示在餐廳的大屏幕上。

把辦公室裝得像美劇一樣是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嗎?創始人印奇實在地說,是因為人多不夠坐了。從2014年底拿到B輪融資后,這個以“清華幫”為 班底的精英團隊,人員膨脹了三倍。工作重心也早已從純研發向商業應用傾斜。和同門師兄弟合作自然是讓人倍感放松,但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多元化是走得更快 更遠必須要做的改變。

印奇介紹稱,我們三個最早的創始人都是技術背景出身。之前整個公司很工程師文化,講究敏捷,快速和高效。現在更多是面向商業和企業級客戶,不能走得 太快。客戶需求等很多東西,其實需要有非常好的服務精神。最近我們提出一個口號,我們的文化要谷歌乘以0.7加IBM乘以0.3。

谷歌乘以0.7,IBM乘以0.3,翻譯成文科生語言就是,在工程師思維的框架下,加入對接商業領域的服務意識。起碼得說客戶聽得懂的話!為此,曠 世科技近一年來加大了商務部門的人才引進。而印奇本人作為一個有多項國際專利和頂級論文發表的技術牛,也開始把工作的精力五五開。

實習第二天:昨天深夜,研發團隊某“小天才”出門上廁所卻被門禁擋在了外面,一個智能設備公司的工程師被自己的系統擺了一道,簡直 是奇恥大辱。但我等吐槽最多和閨蜜發發微信,而“小天才”的腦回路是寫封郵件抄送全公司給大家提醒。更有趣的是這封郵件,雖是中文卻用了編程格式,開始和 結束都加上星號(*)和斜杠(/),每句話都只有短短一行,且精確計算了“被擋在門外后、半夜游蕩的時間”。上個廁所被關門外怎么辦?這樣的小事也要列個 最佳解決方案,這種看似無厘頭的做法就是工程師的思維方式嗎?

從百分之百的技術控到完成商業轉身,有多難?創始人印奇說,很少人懂人臉識別,更別提把技術商業化落地,所以他和曠世科技也在一路走一路調。企業還 沒拿到融資時他們就嘗試過將技術在游戲領域應用。B輪融資前后,曠世開始全面布局社交、金融、地產多個領域。支付寶、世紀佳緣甚至是政府部門都成了他們的 “客戶”。印奇坦言作為“先行者”未知的商業化之旅,讓他們興奮也煎熬。

印奇指出,我們在這些領域上,其實都是作為一個行業的領導者和先行者在做,所以不太有參照的樣本,很多路都是自己去試,去試錯,最后“蹚”出來的。 從大面上看似波瀾不驚,但其實里面有很多艱辛。很感性地來說,你每天早上起來后,不知道公司接下來要干什么,像是在沙漠里行走,每天晚上能看到北極星,你 知道你的方向沒有錯,但具體怎么走、哪里有水源,完全不知道。每天都是在沙漠里跋涉,然后你走了四年。

實習第三天:坐在公司大會議室旁邊,常有機會偷瞄到CEO商務會談時的風采。嗯,從今天來訪客戶露出的锃亮皮鞋和西裝褲一角推測, 應該和前幾批客人一樣,又是些成熟的商務人士們。從我的座位剛好能夠看到身著休閑衛衣和運動褲的CEO。面對明顯不在一個年齡層的客戶,他一臉的應對自 如。不只是CEO,這家平均年齡在25歲,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公司,也常常給我一種“少年老成”的感覺。

年齡會成為談判桌上的差距嗎?印奇的答案是,真正有業務需求的客戶,溝通并沒有那么困難。確實,無論是內部環境還是外部社交,曠世科技的極客們都逐 漸走出了自己電腦前的“安全區”。但往后還有更加兇殘的商業叢林等待他們征服。通常來講企業進入B輪,就開始謀劃成為細分領域的老大,這也是一條不能回頭 的高速路。而對于人臉識別這個風口領域,誰不想趁著風飛的更高,但別忘了風越大眼睛里進沙子的可能性也越高。

面對初露端倪的市場亂象,印奇倒也淡定。他表示,任何一個有價值的、有利益的新興行業或風口,在互聯網的時代,一定有各種牛鬼蛇神涌入。它可能會涌 入一些亂象,很不合理的價格,過度夸張它們的性能指標和數據等,有一些不太真實的行為。但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任何一個新興技術出來時都會出現的情況,所 以我們也比較坦然。

從純粹到多元,從技術到商業,4年時間,曠世科技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樣一直在瘋長。但神奇的是這家公司的創始3人團隊卻一直都沒有變。對技術的篤定,也許就是印奇之前說的,在沙漠里指引團隊前進的那顆北極星吧。

 

印奇說,現在想做的事情和四年前的初心沒有什么太大變化,這是最驕傲的。我們還想做一家全球性的人工智能技術公司。人工智能在我們可能積極參與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里,會成為一次新的技術革命。基于這個簡單的信仰,我們選擇了我們所有的路線。

從種子、天使、A輪到B輪,連續四天,體驗四個不同階段的企業,講述四段風起云涌的故事。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這樣跌宕起伏的劇情每天都在上演。整 個2014年,大約有200個團隊在這條街上拿到近10億人民幣的投資。這里的口號是,創業夢想,人人平等。也許街頭那些大大小小的創業咖啡廳,會是下一 個馬云、下一個雷軍的事業起點。而中關村,這個曾經輝煌了一個時代的名字,或許將迎來另一個時代的輝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