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雁棲湖畔正成為全國納米科研重要聚集地。記者日前從中關村懷柔園及“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獲悉, 該區域加速建設國家納米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計劃兩年內構建國內領先的納米科技成果批量轉化通道,到2020年建成國際納米產業研發、國內納米企業總部的 集聚地。
位于中關村懷柔園的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是國內領先的納米科學創新成果聚集區,產業園由北京市科委與懷柔區共建,涵蓋納米領域共性技術研發、科技成果孵化、成果落地轉化、產業化支撐服務等功能,致力于納米科技在能源、電子、環境、生物醫藥4大領域的應用。
北京懷柔區副區長王弢介紹,最新數據顯示,納米園共有44個簽約項目入駐,項目總投資55億元以上,預計2015年產值200億元,稅收20億元以上。
納米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將助推北京產業走向“高精尖”的戰略方向。王弢說:“區域積極構建適合科研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我們采取合作共建的模 式,由雁棲開發區管委會、國家納米中心、中科納通公司聯合成立了納米電子材料檢測中心,為入園納米科技型企業提供檢測認證服務;在孵化器建設方面,萬方研 發服務中心已建成,可提供42000平方米的孵化場地,可容納約300個孵化項目入駐。”
據介紹,區域內目前已有包括范守善院士領銜的碳納米管項目、王中林院士領銜的納米能源所項目、清華大學魏飛教授的超長碳納米管項目等;吸引中科納新、中科納通、碧水源、有研總院、中科合成油等一批領軍企業。
懷柔園將加速推動國家納米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雁棲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周福樞透露,計劃到2020年,納米園將搭建出納米科技成果批量轉化通道,打造納米產業發展聚集區;后續,納米園要實現直接產值過千億,帶動產值上萬億的目標。
從2016年開始,規劃到2017年,納米園計劃以重點項目推進的方式,實現在重點領域的布點式發展,實現產業類型、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并搭建起實現納米科技成果批量轉化通道,以此打通成果轉化、帶動產業發展的目標。
據悉,雁棲開發區等各方將聚焦入園項目經濟體量小、產業集聚程度較低、優化股權投資資金等政策便利性,以及園區開發運營機制創新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