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關村設立的旨在精準鼓勵科技創業企業成長的“金種子工程”日前發布最新數據。該工程四年多來累計認定 高成長性、高潛力“金種子”創新企業451家,在科技創新上市公司、大企業及“瞪羚計劃”之余,培育起創新第二梯隊,進一步提升了區域創新活力。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創業服務處處長楊彥茹介紹,針對不少初創企業,他們在體量上達不到“瞪羚計劃”的支持范圍,但卻完成了100萬元以上的增資或融資,且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在商業模式上有重大創新。“金種子工程”就是針對這些企業的促進培育工程。
楊彥茹說,截至2015年年底,中關村“一區十六園”已有五批次、451家企業入選,企業融資總額超過100億元。這一工程還為區域聚集了一批創業導師、天使投資人、創業服務機構等,完善區域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這些企業被認為是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中高成長性的“第二梯隊”。該工程將為入圍創業企業提供師資、資金、服務等多方面支持。
例如,2015年工程新增10位金種子工程導師,舉辦10場推介會,有130余家企業接受輔導,“金種子聯席會”加大企業融資服務力度,在原有70家投資機構的基礎上,擴充到了100余家投資機構,投資領域涵蓋諸多國家戰略產業行業。
目前,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政策創新機制已經形成涵蓋創業孵化器、初創企業服務、“金種子工程”服務、“瞪羚計劃”直到高成長高市 值的“獨角獸”企業服務的全方位支撐體系,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態成型。2015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總收入預計將達4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