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與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簽署合作協議。
全國首個由高科技企業、相關機構等自主發起、致力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服務的社團組織——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29日在京成立,并與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對外經貿大學、菏澤市政府等機構簽訂合作協議。
據了解,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是由一批中關村核心領軍企業家、研究院所及聯盟等機構和個人自主倡議發起成立的,核心發起機構60多家,涵蓋現代農業、生物醫藥、云計算、智能制造、地理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等多個現代產業領域。
“作為中關村核心區的海淀,76%的高科技企業有強烈的國際化發展意愿”,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理事長張曉東介紹,目前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本身在“一帶一路”國家已有大量的客戶及用戶資源,部分企業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生根。促進會成立后將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經貿產業園區建設及科技產業轉移等內容,充分發揮中關村創新及高科技產業等優勢,以市場運作的方式,建立企業“走出去”的合作共同體,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合作服務平臺,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希望未來能夠在‘一帶一路’國家建設中國中關村產業聚集區,將我國的高新技術也輸出去”,國家發改委西部司巡視員歐曉理表示,近兩年在“一帶一路”推動過程中涉及兩個重點領域,一個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一個是國際產能合作。但此前企業“走出去”多是工程承包、資源開發,實體投資較少。因此,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可以重點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僅將傳統產業帶出去,更要將我國的高新技術輸出去,打造海外的中國中關村產業園區。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副總裁匡樂成表示,作為全國首個高新區的“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的成立將為全國其他高新區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帶動效應,推動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向縱深發展。新華社將發揮自身優勢,利用“新華絲路”信息平臺和 “互聯互通絲路行”等項目,與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合作開展“一帶一路”大講堂等活動,為高新科技企業 “走出去”搭建信息發布、項目撮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