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北有中關村 南有青創匯”

日期:2016-07-15  來源:南方都市報
[字體: ]

    ←媒體見面會上,鄧偉根答記者問。

    昨日,為期4天的“中國青創匯”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周活動在江門拉開序幕。上午,市長鄧偉根、副市長許曉雄在市政府舉行媒體見面會,介紹 江門取得全國小微雙創示范城市一年以來所開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經驗成績,并描繪了未來江門小微雙創工作如何開展的思路。據悉,江門擬在今年9月實行企業辦 理證照“九證合一”,并加快推進網絡信息統籌局的建設,以降低創業門檻及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我們的數據可能比不上廣州、比不上深圳,但量少不等于沒做工作,這一年來的成績更多地體現在政府如何落實工作、如何推動改革、率先取得哪些成果等方面。

    過去一年

    政府忙落實和推動改革

    在 昨日媒體見面會上,副市長許曉雄首先介紹了江門過去一年小微雙創示范工作的情況。去年5月,江門成為全國首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亦是全省首個。一 年的時間,江門出臺了“雛鷹計劃”及“1+15”的一攬子小微雙創扶持政策,明確創新性、公平性和競爭性三大原則,著力實施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載體建設、公 共服務平臺完善、環境優化三大工程。

    市長鄧偉根在隨后的記者提問環節提到了這一攬子政策如何出臺。“我們花了3個月的時間去討論研究,作為廣東唯一示范城市就要有擔當,怎么體現江門特色、樹立廣東標桿?光討論就有十次八次。”

    正 是這樣認真有擔當的態度,江門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許曉雄介紹,去年6月至今,江門市新發展市場主體4.3萬戶,總數突破26萬戶,新增注冊資本同比 增長48.3%、達393億元。去年全市技術交易金額增長56.8%,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65 .5%,其中小微企業擁有授權專利數同比增長超200%; 城鎮新增就業4.9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3萬人。與此同時,民營經濟活力進一步激發,今年1至5月全市民間投資增長22.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9個百分點,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超過55%。

    數據是一方面,一年的努力帶來的是更多改變。“我們的數據可能比不上廣州、比不上深圳,但量少不等于沒做工作,這一年來的成績更多地體現在政府如何落實工作、如何推動改革、率先取得哪些成果等方面。”鄧偉根在回答記者關于這一年帶來的具體變化時如此說。

    一 年來,江門多項改革措施在全省、全國走在了前列。包括:率先建立全國首個小微企業和科技型小微企業名錄系統;率先推動建立小微雙創城市聯盟;率先實行工商 登記“五證合一、一照一碼”,企業辦理證照時限縮短為五個工作日內,目前正在推動“九證合一”;率先建成跨境電商“單一窗口”,實行關檢合作、一站式作 業;率先推動網信統籌,掛牌成立網絡信息統籌局等等。

    青創匯

    打響品牌挑戰中關村

    近 日,江門全市已營造出“中國青創匯”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周活動的氛圍,今天,活動周將正式開幕。這個聯合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知名企 業、創投機構,與“中國青創板”對接,為青年創業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政策扶持、人才引進、技術對接等各項服務的平臺,是首次舉辦。江門市政府是主辦單位之 一,活動期間,將舉行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座談會、“大手拉小手央企助小微”中央企業與小微雙創基地示范城市創業創新對接會等系列活動。

    鄧 偉根在會上也表示,江門要擦亮“中國青創匯”這塊牌子,努力打響“北有中關村、南有青創匯”品牌。面對記者“舉辦全國性的活動是基于何種考慮”的提問,鄧 偉根表示,這是一種自我鞭策。“提口號是自我加壓,有人說江門怎么敢跟中關村挑戰?我們是在思考,也是把自己逼上一條自加壓力的動力之路。”

    鄧 偉根進一步指出,江門一直堅持“加快發展不能走老路”、“舊辦法解決不了新問題”的發展思路,著力破除阻礙發展的舊思路、舊機制、舊政策,推動創新加快發 展與加快創新發展同步推進。對江門來說,新動能、新經濟就是要聚焦“頂天立地”的重大平臺、重大項目、重大工程,以及“鋪天蓋地”的小微雙創。“我們一直 說要抓大項目,但廣大的市場主體面臨的營銷環境和創業環境還有不少門檻、屏障和障礙,也要為他們創造發展機會,所以還要推動眾多的小微企業發展。”

    亮點

    A

    掛牌成立網絡信息統籌局

    江門是全省率先推動網信統籌,掛牌成立網絡信息統籌局的地級市。此舉旨在整合資源,減少創業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寧可數據在網上多跑幾圈,也要讓企業和群眾少跑一輪”的舉措,得到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鄧 偉根表示,現在企業所有的標碼不在一個證件上,一個企業在稅局是一個代碼,在海關是一個代碼,在供水是一個代碼,這是否能歸到一個電子證件?“老百姓不關 心你幾個部門,只關心哪樣是最方便,哪個門檻是最低的,那如何實現統一呢?實現數據統一,統一到一個平臺上就可以做到。”

    他表示,部門做了很多信息工作,但是是信息的孤島,無法共享。把多個證件統一到一起,則能讓老百姓的辦事成本大大降低。“現在這個局掛在市政府辦公室下面,而不是部門下面,為的就是做到更好地統籌。當然,這個事情不是一下就能做好的,需要一個時間去慢慢完善。”

    B

    率先探索制定小微雙創統計指數

    成 為全國小微雙創示范城市之后,江門率先探索制定小微雙創統計指數,并聘請北大研究團隊研究制定相關指數體系。鄧偉根在會上也提到了這個指數的制定:“我們 制定政策時就表示要鼓勵創新,重點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當時我們也跟國家科技部提出來幾個指標,以體現小微企業的活力。我們在想,這個指數能不能成為全國 小微企業當中的一個江門樣板,甚至是全球小微企業的一個指數(標準)。”

    他表示,經濟怎么樣都有相關指數反映,用電是個指數,運輸是個指數。“我們聘請一個團隊,探索建立小微雙創企業活力指數,以體現地方經濟的一個活力指數,這個工作正在嘗試。”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