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具備商用能力的純無人駕駛車、能給新能源汽車電池包上“防撞殼”的納米材料、全球首次實現人臉識別算法超越人眼識別準確率……在原始創新與顛覆性前沿技術領域,中關村企業捷報頻傳。
數據顯示,過去幾年,科技研發投入增速高于總收入增速,已成為中關村示范區企業的常態。隨著高研發投入和頂尖人才的聚集,中關村正瞄準人工智能、原創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超前布局,搶占全球前沿科技創新制高點。
人工智能駛出“中國速度”
沒有司機,沒有方向盤、剎車和油門,一家人卻有說有笑地坐在這樣一輛車上自在地游覽景區——今年國慶假期期間,這樣一段視頻在朋友圈流傳。經過幾個月的封閉開發,馭勢科技的無人駕駛多功能電動車已經進入測試階段。這也是國內首個具備商業化能力的純無人駕駛車。
這 個高度智能的無人車,不僅能夠在復雜路況下及時調整路線、躲避行人,還能在電量不足時自主開到充電樁附近,進行無線充電。在這個如科幻片般的場景背后,是 立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人工智能算法等一系列“黑科技”的支撐,其技術水平已經與國際無人駕駛領域巨頭優步等公司并駕齊驅。
在中關村,像馭勢科技這樣的人工智能公司還有很多。百度公司2013年正式啟動“百度大腦”計劃,相比三年前2到3歲孩子的智力水平,百度大腦智商如今已經有了超前發展,甚至在某些能力方面超越了人類。
主打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商湯科技,其技術在國際權威的LFW人臉數據庫測試中獲得了99.15%的識別率,超過國際巨頭Facebook和Google。這是有史以來首次超過99%的LFW識別率,也是全世界首次實現人臉識別算法超越人類真實雙眼的識別準確率。
原創新材料頻現“黑科技”
雞 蛋掉在地上就會摔碎,汽車相撞一定會變形,這些盡人皆知的常識,卻被一家中關村企業顛覆了。日前,成立僅僅一年的中關村企業羲源科技,就在眾人面前演示了 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實驗——雞蛋從一米左右的空中掉落,蛋殼卻完好無損,因為雞蛋掉落在了一種具有“減震吸能”功能的特殊納米材料上。
羲源 科技研發的逆勢安全系統,將特有的納米多孔材料與功能流體復配,形成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和體系。“當材料受到外力沖擊時,功能流體進入納米孔洞內,將沖擊 波動能轉換為無害的自由能、界面能和熱能,從而起到減震緩沖的作用;當外力消失后,功能流體又能從空隙中出來,恢復原樣。”羲源科技CEO劉濤說。
利用這個看似“瘋狂”的黑科技,他們正在給電池包上一層“防撞殼”。據了解,近半年來全球著名車企頻繁出現的新能源車起火事件,大多因為電池遭遇碰撞后起火造成,而應用了羲源的逆勢安全系統材料后,類似的安全問題將得到極大緩解。
除 了羲源科技,自主創新材料解決世界性難題的中關村企業越來越多。利用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研制光譜儀芯片,芯視界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第一次實現了將光譜儀 專業分析儀器的體積和造價均縮小近千倍,并仍然保持了專業儀器的高性能。中科院理化所劉靜教授和產業化公司北京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構建了液態金屬生物材 料學的全新領域,有望推動解決神經連接、血管造影、腫瘤治療、骨骼修復等醫學瓶頸問題。
機制創新“筑巢引鳳”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源動力。無數個前沿技術的背后,是一支支堪稱世界級的團隊。
原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擁有長達8年智能駕駛研發經驗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姜巖,原谷歌眼鏡核心研發人員趙勇……翻開馭勢科技核心創始團隊的簡歷,人們會被這個堪稱“夢之隊”的陣容所震撼。全球大量頂尖人才聚集中關村,馭勢只是冰山一角。
吸引尖端人才,離不開體制機制創新。北京地平線機器人公司創始人余凱萬萬沒想到,他為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申報了一項政府支持項 目之后,經歷的竟然是一場公開的“路演”考查,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閉門專家評審。在路演會上,向他拋來問題挑戰的,既有技術領域的老專家,也有熟知行業市 場發展的投資人。
讓專家、企業家、風投管理者共同參與“重大前沿項目與企業”的公開評價和遴選,以推動重大創新成果的自我完善和價值提升。今年6月首次推出的“中關村前沿項目路演”系列專場,正是基于這一思路而開始的創新探索。
在中央和北京市的支持下,中關村示范區還不斷探索出入境20條改革政策、商事制度改革、食藥十二條等體制機制創新內容,充分營造適合前沿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助推創新企業的高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