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的節能環保企業有望在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大放異彩。這是京津冀三地日前共同推出的《發揮中關村節能環保技術優勢推進京津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方案》帶來的利好。
方案提出的重點任務包括推進智慧環保平臺建設,推進區域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推廣高效節能技術,以及推動新能源與能源互聯網應用等。
據有關專家介紹,中關村節能環保與新能源產業創新資源集聚,在大氣污染防治、高效節能等多個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形成了以技術服務、工程總包、集成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節能環保與新能源產業研發服務和技術輻射中心。
2016年,中關村節能環保與新能源產業總收入達5917億元,占示范區企業總收入的14%,約占全國1/10;企業數量達1500余家,上市企業數達23家。而此前,中關村聯合環保部環境規劃院開展的《中關村節能環保優勢技術改造京津冀傳統產業升級工作及政策研究》課題研究表明,河北和天津在鋼鐵、水泥、玻璃等6個典型行業對節能環保技術需求比較強烈。隨著方案的實施,中關村節能環保產業科技資源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揮,通過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京津冀區域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根據方案,天津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廳在示范應用項目簽訂合同后,將給予當地企業資金支持;中關村管委會根據相關資金管理辦法,給予中關村合作主體相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