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科教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區域之一,中關村,已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源地。伴隨人才、產業資源的不斷聚集,如今的中關村已經形成人才、技術、資本的“三駕馬車”,推動中關村示范區從科技創新、新興產業國際前沿水平的“跟跑者”,轉變為不同領域“并跑者”、局部領域“領跑者”。
人才:創新的根基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是創新的根基。無數個前沿技術成果的背后,是一支支堪稱世界級的團隊。據統計,中關村地區中央“千人計劃”入選人數為1188人,占全國總數的20%。中關村海歸創業人才超過3萬人,累計創辦企業超過8000家,成為國內海歸人才創辦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
百濟神州生物藥研究首席總監李康博士介紹百濟神州人才、技術等情況
“目前,百濟神州擁有近140人的研發團隊,碩博人員比例超過70%,大部分人曾在輝瑞、拜耳、葛蘭素史克等國際制藥巨頭從事藥物研發。其中,有10年以上制藥工作經驗的研發人員占比超過20%。”談及人才隊伍建設,百濟神州生物藥研究首席總監李康博士講道。
據介紹,2010年入駐中關村的百濟神州專注于開發、推廣靶向和免疫腫瘤治療,在研產品線全部為自主研發,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在研產品BGB-A317在去年底通過了美國FDA的新藥研究申請審評,成為中國自主研發和本土生產的大分子藥物中第一個獲得美國臨床試驗準入的項目。近日,BGB-A317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用于治療晚期實體腫瘤。
“單是這一款在研藥就已經賣了10多億美元。”據李康博士介紹,就在今年,百濟神州已與新基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這一合作涉及資金額為13.93億美元,創下國內藥企單品種權益轉讓紀錄。另據李康博士透露,這款新藥有望在2020年前后批準上市。“屆時,國內許多癌癥患者不必再依賴進口藥,年用藥成本將降低八成。”李康博士告訴記者。
中關村外籍人才服務窗口外籍朋友體驗咨詢
另外,2017年9月,在創業大街正式掛牌開通的中關村外籍人才服務窗口,是服務更多國際尖端人才順利落戶中關村的最新舉措之一。這一服務平臺的開通,外籍尖端人才永久居留證的辦理等手續的辦理周期將大幅縮短。
技術:讓“跟跑者”變“領跑者”
在人才戰略的推動下,中關村在人工智能、原創新材料、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涌現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累計創制國際標準184項,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部分技術領域實現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角色轉變。”
綠意盎然的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
在海淀橋的西北角,藍色的玻璃幕墻樓格外醒目,這就是今年6月1日正式運營的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不到半年的時間,1.5萬平方米的運營空間,已經進駐15家通過“全球選拔、公開路演”選拔出來的前沿技術企業。入駐企業的共同特點是擁有重大顛覆性原創核心技術,具有面向市場的高速成長性。其中,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圍繞“液態金屬打印”技術,已形成了多款業內具有開創性的產品系列。
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新星企業地平線機器人公司,預計在下周正式發布該公司的第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產品,將標志著人工智能“中國芯”的一大突破性進展。
資本:驅動創新的重要力量
人才的聚集帶來了前沿技術的積累,也吸引各路資本匯聚中關村。
入駐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的聲智科技已于2017年9月份完成A輪近億人民幣融資,由百度、藍港互動、洪泰基金、峰瑞資本聯合財務投資,北京銀行以投貸聯動方式參與。
地平線機器人公司
地平線機器人公司在初創期就獲得了晨興、高瓴、紅杉、金沙江、線性資本、創新工場和真格基金的聯合投資。2016年又先后獲得硅谷著名風險投資家Yuri Milner、雙湖投資、青云創投和祥峰投資的重量級投資。
“像地平線這樣在初創期就獲得諸多天使投資垂青的企業,在中關村還有很多。人才與技術在中關村的聚集,直接加速了資本的快速涌動。”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資料顯示,近年來,中關村天使投資發展非常迅猛,中關村吸引的創業投資案例和金額,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這個比例與美國硅谷占美國的比重是相當的。人才與技術在中關村的聚集,直接加速了資本的快速涌動。而資本的聚集,又加速了中關村的創新創業。在中關村,資本成為驅動創新的重要力量。
政策:助力“三駕馬車”加速
人才、技術、資本,“三駕馬車”相互支撐,推動中關村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新三駕馬車”發力的背后,是中關村持續先行先試、深化改革釋放的巨大動能,為“三駕馬車”加油助力。
在人才方面,圍繞“人”的解放發展,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關村著力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推動出臺“京校十條”“京科九條”等政策文件,鼓勵高校院所轉化科技成果。在中關村試點實施簡化“綠卡”辦理程序10項出入境管理改革措施,支持企業引進全球頂尖人才。
在技術方面,圍繞發揮高校院所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實施“1+6”“新四條”等系列先行先試政策。開展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權改革(“三權”改革),賦予單位科技成果轉化自主權。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布局一批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國際前沿技術創新成果。
在資本方面,推動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率先開展建設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試點,推動成立中關村股權交易服務集團(“北京四板”)。引導壯大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規模,率先建立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引導資金。截至2017年底,中關村示范區上市企業超過310家,其中境外上市企業超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