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吉林省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孵化基地在素有“長春中關村”之稱的長春新區北湖科技園揭牌。同日,首批25家企業入駐孵化基地。北湖科技園自創建以來,就一直致力于“搭平臺、重整合”構建產業生態圈。本著“服務企業、創建市場、平臺共建、價值共贏”的原則,促進園區、平臺和企業快速發展。
“目前,我們已經與中科院長春分院、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及吉林省科技大市場、吉林省技術產權交易中心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機構進行深
入合作,平臺服務內容涵蓋企業引進、技術轉移、專利合作、資金投放、政策支持、企業輔導等多個方面,形成創業苗圃、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一體孵化鏈條,打造最優的企業發展生態圈。”北湖科技園總經理喻專向記者介紹,北京中關村用10年時間學習美國硅谷經驗,成為全球創新高地。而中關村的建設者——北科建集團,總結中關村園區的建設和運營經驗,結合長春市和長春新區科教、產業資源的實際情況,開發建設了北湖科技園,并用5年時間,將其建成了長春市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基地和產業政策先行試驗田。科技園運營以來,已吸引19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累計實現產值30億元以上,并先后獲得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等多項榮譽,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新硅谷、長春中關村”。
今年10月,北湖科技園生物醫藥園正式開園。開園當日,便迎來包括圣萊曼特醫科技、長春晨裕生物醫療、吉林奧唯姿生物醫學、康莊藥業等首批10家生物醫藥企業簽約進駐,園區產業一期已經集聚了近40家生物醫藥類企業。同時,吉林省北湖生物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用。該平臺引進“微創業—微孵化”,“創業投資+集團孵化”先進孵化理念,采用“產業+孵化+投資”的經營模式,致力于將平臺打造為集創業孵化、科技儀器資源共享、科技成果轉化與交流、高端人才引進與培訓、創業投資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業服務及項目孵化綜合體。引導省內外生物醫藥產業鏈條上的關鍵資源,以北湖科技園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核心加速集聚,加速新藥創制的進程及產業集聚,促進吉林省地區醫藥產業創新能力和行業競爭力的提升。預計2018年生物醫藥園將引進20余家生物醫藥及健康類企業,加上產業一期已進駐運營的4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共計60余家,產值將超過10億元。
與此同時,北湖科技園智能智造園今年也動土施工。首期項目預計2018年10月開園并交付使用。園區主要由孵化廠房、辦公生活輔助用房等組成,采用框架結構與排架結構,產品包括檢驗樓、服務樓、孵化廠房等。目前,已有多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計劃進駐。
從2012年建園時的荒煙蔓草,到如今日臻成熟的一個個現代化產業園區,北湖科技園正通過開發、運營、服務、聚合產業生態圈,塑造核心驅動力,對區域內企業創新發展、高新技術集聚、產業結構優化轉型起到重要支撐和引領作用,為助推長春新區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