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物流 > 正文

中國交通概況

日期:2011-04-05  來源:
[字體: ]

 

  我國加速編織立體交通網

  “十一五”的五年里,我國加速編織立體交通網,我國公路、水路、民航、郵政均迎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建設熱潮,取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陸海空條條大道暢通,基本滿足了百姓出行需求。

  在陸上,到2010年年底,全國公路網總里程達到395萬公里,5年新增60.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7.3萬公里,五年新增3.2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網骨架基本形成。

    全國農村公路通車里程到去年年底達到345萬公里,五年新增通車里程53.5萬公里。其中,東、中部地區94%的建制村通了瀝青(水泥)路,西部98%的建制村通了公路。廣大農民在家門口就有路走,有車坐,“村村通”成為廣大百姓最歡迎的“德政工程”。

    全國郵路總長度達到380萬公里,五年新增40萬公里。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完成1975億元,同比增長21%。

  在水上,我國內河水運建設五年總投資為1000億元,超過新中國成立至“十五”末的投資總額;全國沿海港口通過能力達55.1億噸,五年新增30億噸;內河航道里程達12.3萬公里,五年新增及改善航道里程5700公里。五年救助遇險人員97367人,平均一年救助超過19000人,救助成功率達到96.3%。全國共設置了20個直屬海事機構,112個分支機構,承擔起水上安全監管工作;國家五年對救撈共投入55億元,救撈系統擁有各類救助船舶70多艘、120艘打撈船舶和21架救助飛機,海上有人遇險,救撈隊伍快速出動救人。

  在空中,中國民航業“十一五”期間航空業務規模快速增長,成為全球第二大航空運輸系統。統計數據顯示,到去年底,中國民航運輸機隊總量達到1610架,是2005年的1.87倍;通用航空作業年均增長10%;通用機隊數量翻番,達到1000架。去年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505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達到2.7億人次,貨郵運輸量達到520萬噸,年均增長分別為14.1%、14%和11.1%;航空運輸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體系中的比重提升了3個百分點。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公路客貨運量完成300億人次和220億噸,分別是2005年的1.8倍和1.6倍;港口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7年保持世界第一;內河貨運量完成17億噸,是2005年的1.6倍;民航客貨運量完成2.66億人次和500萬噸,分別是2005年的1.9倍和1.6倍。

  在“十二五”期間,將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繼續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統籌規劃銜接,合理配置資源,逐步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到2015年,初步建成便捷、高效、綠色、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

  “十二五”期間主要建設內容:以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為龍頭,加強省際連接線即“斷頭路”建設。修訂國家公路網規劃,強化國省道改造,力爭“十二五”末路網整體結構優化升級,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有序推進沿海港口建設,完善煤油礦箱等主要貨種港口布局,加強資源整合,推進以臨港工業為依托的沿海港口新港區開發建設。加快推進長江等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實施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工程、荊江河段治理工程、西江航運干線和京杭運河擴能工程等重點項目;優化機場布局,增強機場保障能力;加強郵政基礎網絡建設和增強快遞發展能力,基本完成空白鄉鎮郵政所補建。

    公路

    【國家高速公路網

   《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全文) 于2004年經國務院審議通過,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終極”的高速公路骨架布局,同時也是中國公路網中最高層次的公路通道。

    《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采用放射線與縱橫網格相結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大通道,由7條首都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和18條東西橫向線組成,簡稱為“7918網”,總規模約8.5萬公里,其中:主線6.8萬公里,地區環線、聯絡線等其他路線約1.7萬公里。

    首都放射線7條:北京-上海、北京-臺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薩、北京-烏魯木齊、北京-哈爾濱。

    南北縱向線9條:鶴崗-大連、沈陽-海口、長春-深圳、濟南-廣州、大慶-廣州、二連浩特-廣州、包頭-茂名、蘭州-海口、重慶-昆明。

    東西橫向線18條:綏芬河-滿洲里、琿春-烏蘭浩特、丹東-錫林浩特、榮成-烏海、青島-銀川、青島-蘭州、連云港-霍爾果斯、南京-洛陽、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慶、杭州-瑞麗、上海-昆明、福州-銀川、泉州-南寧、廈門-成都、汕頭-昆明、廣州-昆明。

    此外,規劃方案還包括:遼中環線、成渝環線、海南環線、珠三角環線、杭州灣環線共5條地區性環線,2段并行線和30余段聯絡線。

    要實現這個規劃目標,預計需要30年的時間。2011年1月18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當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4萬公里,新增3.3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十二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將以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為龍頭,加強省際連接線建設,由7條首都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18條東西橫向線組成的國家高速公路網將于2015年基本建成。

  • 世界跨徑最大高低塔斜拉橋“荊岳長江公路大橋”通車
  • 貴廣高速公路貴陽至榕江段建成通車

    【農村公路

    2010年10月27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屆世界農村公路大會上介紹,中國東中部地區94%的建制村通了瀝青(水泥)路,西部98%的建制村通了公路。預計到2010年年底,中國公路網總里程將達到395萬公里,其中,農村公路總里程將達到345萬公里。他公布,根據中國《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規劃》要求,到2020年中國農村公路的發展目標是: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農村公路里程達370萬公里。

  2011年2月10日,交通運輸部召開全國農村公路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吹響了全國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的號角。“十二五”全國農村公路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90萬公里,基本實現“有路必養”,完成縣、鄉道中橋以上危橋改造,大力發展農村客貨運輸,實現所有鄉鎮和90%的建制村通班車。“十二五”農村公路發展的指導方針是:“擴大成果、完善設施、提升能力、統籌城鄉”。

    截至2010年底,全國農村客運車輛達38萬輛,農村客運線路9萬條,日均發班120萬個班次,全國鄉鎮、建制村通客運班車率分別達到98%和90%,極大方便了農村人民群眾出行。但全國仍有1200個鄉鎮、12萬個建制村不通瀝青(水泥)路,其中90%集中在西部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

    【交通安全與管理】

  2009年中國因超速行駛導致事故死亡人數占事故死亡總數的11.5%。2008年在駕駛機動車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因不遵守基本通行規則的行為和不禮讓的行為導致的事故占事故總數的37.6%,在行人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因違反交通信號的事故占到了35.8%。>>

    2010年4月28日,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時表示,截至2009年底,我國公路通車里程已達382.8萬公里,機動車保有量達1.87億輛,駕駛人數量接近2億。目前我國已有568個城市建成了集接處警、信息采集、交通控制于一體的交通指揮中心,390個城市主干道實現了交通信號智能控制。2003年以來,我國3年以下駕齡機動車駕駛人交通肇事率年均下降5.5%、1145名政府人員因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被處分、年均查處超速行駛1900萬起、酒后駕駛100萬起、無證駕駛320萬起,因超速行駛、酒后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導致的交通事故年均下降10%以上。當前我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存在著安全隱患還比較突出、農村道路交通安全薄弱等五類問題。將進一步完善有關道路交通安全制度和措施,建議研究在刑法中增設“危險駕駛機動車罪”。  

  截至2010年10月,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99億輛,其中汽車8500多萬輛,每年新增機動車2000多萬輛;機動車駕駛人達2.0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44億人,每年新增駕駛人2200多萬人。

  2011年2月16日,國務院第144次常務會議通過《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2011年4月1日至6月30日,全國集中開展道路客運隱患整治專項行動。

  • 車牌管理

  2008年至2010年,公安部連續3年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了機動車涉牌涉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集中查處偽造、變造和使用偽造、變造機動車號牌、行駛證或者其他車輛號牌、行駛證,故意遮擋、污損號牌和不按規定安裝號牌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在今年開展的機動車涉牌涉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中,公安機關共查處涉牌涉證違法行為347.3萬起,涉牌涉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違法總量呈現總體下降趨勢。

  2009年1月1日起,公共安全行業標準《機動車號牌專用固封裝置》(GA804)實施,啟用了新的機動車號牌專用固封裝置,按規定安裝固封裝置后,強行拆卸將導致號牌損壞。

  2010年12月,公安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機動車號牌管理的通知》,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號牌》(GA36—2007)進行了修訂,新標準自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標準包括:臨時號牌1張變2張,統一粘貼位置;不按規定安裝號牌固封裝置,不許上路等。

  • 高速公路收費

  政府還貸公路在收費年限屆滿或已還清貸款后,必須停止收費,對此我國公路法有明確規定。《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以及交通部發布的《收費公路權益轉讓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收費公路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嚴格限定了高速公路還貸年限、收費站設置的密度規定。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高速公路收費占物流業總成本的1/3,而2010年中國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8%左右,比發達國家要高一倍左右。世界各國收費公路總長約14萬公里,其中10萬公里在中國,占總公里數的70%。而在車輛通行費所占人均GDP的比例中,中國以超過2%的水平高居首位。國家審計署在2008年公布的報告曾指出,北京機場高速、山東濟青高速等12省(市)的35條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過長,獲取的通行費收入高出投資成本至10倍以上。其中京石高速在由還貸公路“變性”為經營性公路之后,總收費年限長達42年。2011年4月1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節目《廣東高速路收費再追蹤》,曝光廣州華南快速一期平均公里收費超過名義標準,三百米主干線收費3元被省政協委員稱為全球最貴;兩處公路收費站收費期限達50年,遠超國家規定的最長不得超過30年,省政協委員多次反映無下文。

  • 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

    2007年,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長三角區域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收費示范工程。截至2009年8月8日,江西省11個設區市、8個重點縣已經完成20個不停車收費客服網點的建設和運營,相關服務已輻射到全省各設區市及重點縣,初步形成了“省聯網管理中心——市客服處——縣客服分處”三級客戶服務體系,并開通了40多個銀行充值網點為廣大客戶服務。

    2010年7月28日,滬蘇皖贛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聯網正式開通,這意味著滬蘇皖贛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車輛,只要裝有高速公路通行儲值卡和電子標簽,就可實現不停車收費。至此,江西與安徽、江蘇、上海正式實現了電子收費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收費一卡通。

  • 火車票實名制與網絡訂票

  2011年3月8日,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在接受新華網在線訪談時表示,近期將首先在高鐵全面實行車票實名制。此外,今年內鐵路將全面實施網絡訂票。

  • 召回

  2011年4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稱,錦湖輪胎(中國)公司決定從4月15日起,召回2008年-2011年生產的部分輪胎產品,共計30余萬條。公司承認這些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過量使用返退膠。

    【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及編號】>>

    2005年,原交通部規劃司、公路司等有關司局為統一和規范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根據《公路法》的規定,以及《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要求,啟動了國高網命名和編號統一規范工作的研究。

    2007年,《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規則》制定發布。

    2008年,《國高網里程樁傳遞方案》制定發布。

    2009年7月1日,國標《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正式發布實施。

    2007年7月,交通運輸部開始研究部署在全國組織開展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實施工作,并以G2(京滬高速)作為示范工程,先行試點。

    【《國家高速公路網路線命名和編號規則》的主要內容】

    一是路線名稱使用路線起、終點縣級以上行政區地名。國家高速公路路線名稱由路線起、終點地名加連接符“-”組成,路線簡稱由起終點地名的首位漢字組合表示,也可以采用起訖點城市或所在省(區、市)的簡稱表示。例如,“北京-哈爾濱高速公路”,簡稱為“京哈高速”。

    二是國家高速公路的阿拉伯數字編號采用1位、2位和4位數,并與一般國道相區別。國家高速公路網路線編號采用字母標識符和阿拉伯數字組成。由于國家高速公路屬于國道網的一部分,因此字母標識符仍然采用漢語拼音“G”,與一般國道一致。國家高速公路編號與一般國道編號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數字位數上。現行的國道編號是3位數,國家高速公路的編號采用1位、2位和4位數,其中:首都放射線采用1位數,如京哈高速(北京-哈爾濱高速)編號為“G1”;縱線和橫線采用2位數,如沈海高速(沈陽-海口高速)為“G15”,青銀高速(青島-銀川高速)為“G20”;城市繞城環線和聯絡線采用4位數編號。

    三是數字編號的特征有律可循。首都放射線編號為1位數,由正北方向開始按順時針方向升序編排,編號區間為1~9。縱向路線編號為2位奇數,由東向西升序編排,編號區間為11~89。橫向路線編號為2位偶數,由北向南升序編排,編號區間為10~90。

    四是建立新的互通立交出口編號。新的出口編號采用里程樁整數值表示,當樁號值超過千位時,編號使用后三位。需要說明的是,國家高速公路的里程樁號將與普通國道一樣,全國統排。采用出口編號與里程樁相結合的方式,它的好處在于不僅能避免新增互通立交帶來的出口編號重復問題,又能給出行者告知更多的服務信息。出行者可以根據目的地出口的編號數,并結合里程牌,能夠自己估算出當前行車位置距離目的出口的距離。

    五是對地方高速公路網的命名和編號給出了指導意見。其命名和編號規則原則上與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命名和編號規則保持一致,其編號的字母標識符采用漢語拼音“S”表示。

  • 江蘇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4000公里
  • 滬蓉西高速公路是世界最難高速公路建設項目
  • 新疆“新天山公路”進入施工攻堅階段

    【隧道與地下工程】

    截至2010年5月,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隧道與地下工程建設市場,中國的隧道建設技術總體上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06年至2009年間,中國鐵建在國內外共修建各類隧道(洞)4133公里,年均完成隧道(洞)工程1000公里以上。我國的鐵路隧道飛躍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底,我國建成的鐵路隧道總長度已經超過7000公里,在建鐵路隧道總長約4600公里。到2020年前,規劃建設5000座隧道,長度超過9000公里,總量已經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

    翔安海底隧道    2010年4月26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2010年4月26日,汽車在廈門翔安海底隧道行駛。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里,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整整節省了82分鐘。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中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以三孔隧道形式穿越海域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位于海域段隧道6.05公里,最深在海平面下70米,從開工到建成僅用時4年8個月。

    該隧道設計單位為武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中國鐵建為承建單位之一,建設中遇到了全強風化地層、富水砂層、風化深槽等三道世界性難題。中國鐵建二十二集團改進了傳統施工作業法,在主洞軟弱圍巖地帶連續6個月月掘進超過60米,刷新了世界特大斷面海底隧道施工紀錄。雙洞雙向6車道,單洞寬17米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通道是廈門島第五條出入島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雙重功能。它的建成通車,使廈門出入島形成了從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體交通格局。>>

    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

    2010年4月28日,山東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全線貫通。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北連青島老市區團島,南接青島所轄黃島區的薛家島,總投資約32.98億元,全長7800米,其中路域段3850米,海域段3950米。這條海底隧道于2006年12月開始建設。2009年12月,服務隧道工程穿越所有不良地質地段,順利實現全線貫通。根據計劃,膠州灣海底隧道將于2010年上半年竣工通車,設雙向六車道,設計車速為80公里/小時。

    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

  2011年3月12日,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全線貫通。獅子洋隧道的列車通過時速設計350公里,它是我國,也是目前世界上通行速度最快的水下鐵路隧道。獅子洋隧道位于廣州市南沙區,左、右線各長10.8公里,隧道穿越小虎瀝、沙仔瀝和獅子洋三條水道,是目前國內里程最長、建設標準最高的第一座水下鐵路隧道。

  海棠山隧道

  2011年3月28日,東北地區最長的公路隧道——海棠山隧道全線貫通,為阜新至盤錦高速公路明年通車夯實了基礎。海棠山隧道雙線全長7033.897米,左線3525米,右線3508.897米。設有4個車行通道、8個緊急停車帶和5個人行通道,是阜新至盤錦高速公路建設工程的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

  穿越長江的地鐵隧道

  2011年3月,武漢地鐵2號線橫穿長江。這是繼“萬里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公路隧道首穿長江之后,我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隧道。這條地鐵隧道位于武漢長江大橋和武漢長江公路隧道之間,是連接武昌、漢口兩鎮中心區域地鐵2號線的過江通道,全長約3100米,開挖深度約46米。為雙線雙洞隧道。

    鐵路

    1881年,中國自主修筑的第一條鐵路--唐山至胥各莊鐵路,路長9.7公里。

    1909年,中國人自己勘測、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路長200公里。

    1952年,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條干線鐵路--成渝鐵路,路長502公里。

    2008年,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高鐵誕生。

    中國鐵路實現了歷史性的大發展。從1990年到2001年,年均投入運營新線1092公里、復線837公里、電氣化962公里,分別是前十年年均數的2.4倍、1.7倍和1.8倍。到2003年底,全國鐵路總營業里程達到7.31萬公里,其中復線里程達到2.37萬公里,電氣化里程達到1.85萬公里。目前,中國鐵路占世界鐵路總營業里程的6%,卻完成了世界鐵路25%的工作量,成為世界上完成鐵路運輸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運輸量增長最快、運輸設備利用效率最高的國家。

    1998年以來,中國鐵路成功地實施了四次大面積提速,提速延展里程達到1.3萬公里。與1997年相比,客車平均旅行速度提高25%;特快列車最高時速由12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廣深線(廣州—深圳)的客車最高時速達200公里。

    截至2009年底,包括京滬高速鐵路等在建鐵路重點工程有274項,鄭西、福廈等一大批重點工程將陸續完工。截至2009年,我國鐵路運營里程達到8.6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按照國際通行的定義,其中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已經達到6552營業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形成了獨有的運營模式。時速200至350公里的高速鐵路有3676營業公里。到2012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1萬公里,電氣化率、復線率將達到50%,以“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為骨架的高速鐵路里程達到1.3萬公里,發達完善的鐵路網初具規模,鐵路運輸瓶頸制約基本緩解。 

  • 2010:中國地鐵建設大跨越 我國高速列車關鍵材料彈簧國產化成為現實

  【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2011年2月,包括青藏鐵路在內,青藏鐵路公司管內干線已實現CTC運輸調度指揮系統全覆蓋,使其實現了全線“高速度、免維護、無人化”的目標,調度員只需在電腦平臺前點擊鼠標,便可實現鐵路運輸的安全快捷調度。

    【洛湛鐵路】

    洛湛鐵路北起河南省洛陽市,南至廣東省湛江市,是中國“八縱八橫”鐵路干線之一,是中西部地區至華南地區及沿海地區深水港口的重要出海通道。2010年8月17日全線鋪通。

    【宜萬鐵路】

    宜萬鐵路東起湖北宜昌市,西至重慶萬州區,全長377公里,總投資225億元,是進出川渝鄂西的東線通道,也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四縱四橫”和滬漢蓉快速鐵路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穿越喀斯特地貌地區,有區域性大斷裂發育,宜萬鐵路被譽為我國鐵路史上施工難度最大的山區鐵路工程。這條鐵路于2004年全線開工,2010年8月18日全線鋪軌貫通,10月8日電氣化主體工程完工。2010年12月22日正式通車。 

  【中國高速鐵路發展歷程

    截至2010年底,中國新建高鐵營業里程達到5149公里,其中時速350公里的2154公里,時速250公里的2995公里。加上既有線提速高鐵,截至2011年2月,中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8358公里、在建1.7萬公里,無論是路網規模還是速度等級都居世界第一。

    中國高鐵發展的起點是在2004年,以國務院召開的兩次關于鐵路的重要會議并通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為標志。

    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鐵路建設進度,到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1萬公里以上,“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網將基本建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地區、中原地區、武漢地區等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部分城際鐵路也將建成通車。到2020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

    2007年4月18日,中國第六次大提速正式實施,在京哈、京滬、京廣等干線大量開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列車。這標志著中國鐵路一舉進入高速時代。

    2008年4月18日,京滬高鐵開工建設,預計列車最高運營時速將達到380公里,全程直達運行時間4小時。該鐵路全程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最長、標準最高、速度最快的高速鐵路。

    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高速城際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運營時速350公里。

    2009年12月26日,武漢至廣州高速鐵路通車運營,運營時速350公里。該鐵路全長1068.6公里,是中國第一條長大干線的高速鐵路。

    2010年7月1日,上海至南京城際高速鐵路開通運營,該鐵路是目前中國開通運營的站點最密集、站間距最小、行車密度最高的高速鐵路。

    2010年12月3日,在京滬高鐵棗莊至蚌埠間的先導段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中,CRH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最高時速達到486.1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

    2010年5月27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時速可達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車“和諧號”380A首輛車,在中國北車長春客車股份公司高速車制造基地下線。據介紹,由長客股份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動車組首輛車CRH380A持續運營時速為350公里,最高運營時速為380公里,是當今世界速度最快的高速列車。

    滬寧高速鐵路

    2010年7月1日,世界上標準最高、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快的一條城際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滬寧城際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后,中國已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包括新建高速鐵路和既有線提速達到時速200公里以上的線路)達到6920公里,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上海至南京之間原有一條滬寧鐵路,建成于1908年,是中國最早建設的重要鐵路干線之一,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最緊張、最繁忙的干線之一。

    2005年3月,中國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8年7月1日,由鐵道部、江蘇省及上海市三家共同投資興建的滬寧高速鐵路開工。滬寧城際高鐵開通后,每日安排開行高速動車組120對,運營初期開行92對,上海至南京73分鐘可達,形成一小時都市生活圈。滬寧城際高鐵全長301公里,列車最高時速350公里,共設21座車站,像一條項鏈,將中國最發達的長三角周邊的8座城市串起,使上海、南京以及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等城市形成‘同城效應’,必將成為助推長三角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引擎。

    京津城際高速鐵路

    京津城際高鐵工程于2005年7月4日開工建設,2008年8月1日投入運營。它全長120公里,列車最高運營速度達到每小時350公里,京津直達運行時間約30分鐘,列車最小行車間隔為3分鐘。

    京津城際高鐵是中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運營速度世界最快的高速鐵路,不僅使北京和天津這兩個人口超過千萬的特大城市間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實現了同城化,同時也打開了中國鐵路邁向“高速時代”的大門。

    據天津火車站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8月,京津城際高鐵運行的兩年間共運送旅客4096萬人次,日均運送旅客5.69萬人次,高峰日輸送量達到12.5萬人次。兩年間京津高鐵運行安全平穩,列車正點率接近100%。京津城際高鐵正常每日開行70對,周末每日開行75對,節假日每日開行85對,遇客流高峰期開行100對,極大滿足了旅客出行的需求。

    哈大高鐵

    哈大客運專線,全線概算總投資980億元,是中國東北地區投資最大的交通工程。線路縱貫東北三省,途經3個省會城市,全長903.9公里。2010年8月18日,哈(爾濱)大(連)鐵路客運專線首條電氣化接觸網導線在營口至海城特大橋上空成功架設。這是東北地區第一條保障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的電氣化導線,標志著哈大高鐵電氣化工程全面展開。

    滬杭高鐵

    上海至杭州之間原有一條滬杭鐵路,建成于1909年,是中國最早建設的重要鐵路干線之一。2009年2月26日,滬杭高鐵開工建設,2010年8月6日完成全線鋪軌,同年9月1日全線進入聯調聯試。2010年9月28日11時37分,國產“和諧號”CRH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在滬杭高鐵試運行杭州至上海途中,最高時速達到416.6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這又一次證明中國高鐵已全面領先世界。滬杭高鐵連接上海、杭州兩大城市,全長20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2010年10月26日上午9時,隨著兩列國產“和諧號”CRH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從上海虹橋站、杭州站同時疾駛而出,滬杭高速鐵路通車運營。這是我國高速鐵路引領世界高速鐵路發展潮流的又一重要標志。

    京滬高鐵

  京滬高鐵是我國“四縱四橫”鐵路客運專線南北向主骨架,貫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7省市,連接環渤海和長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區,線路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全線共設北京南、天津西、濟南西、南京南、上海虹橋等24個車站,正線全長131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概算總投資2176.30億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

    2008年4月18日,京滬高速鐵路全線開工。2010年7月19日,鋪軌工程開始。2010年11月15日,京滬高速鐵路全線鋪通。

  • 審計發現京滬高鐵1.87億元公款資金被轉移挪用

  京石高鐵

  京石高鐵全長284公里,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是在建的全長2240公里北京—廣州—深圳—香港高鐵組成部分,建成通車后北京到石家莊只需1個小時,到太原也只要兩個小時,到香港也不超過10小時。京石高鐵計劃2012年全線通車營運。全長51.89公里長的永定河特大橋是全線控制工期的重點工程。大橋起點在北京市石景山區,終點在新建的涿州東站,大橋橫跨多條河流,交通干線和一座大型水庫。2011年3月8日,永定河特大橋現場制梁架梁任務如期完成。

  廣深港高鐵

  廣深港高鐵是我國“四縱四橫”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緩解粵港間交通緊張局面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線路全長約140公里。計劃2012年正式建成通車。

 

    磁浮列車是通過車上安裝的電磁鐵與軌道上的鐵磁構件的吸引力,將車輛懸浮在軌道上。通過軌道上安裝的直線電機長定子產生的沿軌道方向的移動磁場,吸引車上的電磁鐵產生驅動力或制動力。車上橫向安裝的導向磁鐵吸引軌道兩側的導向軌,保持列車沿軌道的無接觸運行。磁浮列車的無機械接觸的懸浮、導向、驅動和制動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高速磁浮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介于干線飛機與高速輪軌列車之間。由于其與軌道無接觸高速運行的特點,也有人稱之為地面飛行器或零高度飛行器。高速磁浮列車車體具有與飛機相近的特征,如空氣動力學要求、輕質結構、密封、防雷及防火等。因其沿軌道“飛行”,需要適應軌道的坡道與曲線,因此又具有高速輪軌列車一些系統特征。由于其無接觸運行特點及列車載荷沿軌道連續均勻分布,提高了列車對軌道不平順性及軌道接縫的適應能力,避免了輪軌之間的集中載荷與摩擦磨損,有利于系統經濟的達到較高的旅行速度。

    高速磁浮列車是當今世界唯一能安全、經濟地以400~500km時速運營的大容量、節能、環保的地面客運交通工具。與采用石油為能源的汽車和飛機相比,高速磁浮交通具有明顯的節約能源優勢。時速400km時的運輸能耗只有轎車的二分之一、飛機的三分之一。高速磁浮交通在800~1500公里范圍內能實現3小時舒適旅行,在200~300公里的經濟區內實現0.5~1小時的通勤出行,可有效地分流航空客流和公路客流。高速磁浮列車的旅行時間方面的優勢,有利于吸引航空與公路客流向較為節能環保的軌道交通轉移。高速磁浮交通的推廣和應用,有利于支撐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改進我國的綜合交通運輸結構。

    國務院于2000年指示上海市建設磁浮上海示范線。上海示范線自2002年12月實現單線通車試運行,2006年4月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截止2010年3月底,磁浮上海示范運營線每天以430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穩定運行,累計運行總里程超過740萬公里,運載乘客2300多萬人次。運行計劃兌現率達99.8%、列車正點率達99.6%。期間,還經歷了臺風、雨雪冰凍等惡劣氣候的考驗,從未發生任何傷害旅客和職工的安全事故,展現了高速磁浮交通技術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被譽為“中國磁懸浮之父”的國防科大教授常文森帶領課題組,相繼突破懸浮導向控制、轉向架、總體設計與系統集成等核心關鍵技術。1999年,國防科大與北京控股開展合作,并共同承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中低速磁浮交通技術及工程化應用研究”。雙方聯合國內17家科研單位與企業協作攻關,成功研制出三代列車和兩條試驗線,實現了關鍵裝備的全部國產化,形成了中低速磁浮交通技術工程化、產業化實施能力。

首輛國產磁浮列車樣車

    2010年4月8日,由中航工業成飛制造的我國首輛高速磁浮國產化樣車在成都實現交付。這標志著中航工業成飛已經具備了磁浮車輛國產化設計、整車集成和制造能力。

  2011年2月28日,中低速磁浮交通運營示范線(S1線)在北京啟動建設,我國將擁有第一條完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懸浮交通線和世界上第二條中低速磁浮運營線。這同時表明,我國中低速磁浮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011年4月1日,張家界市政府、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省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協議,計劃在2012年底之前在張家界市區至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之間,修建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商業示范線。最大運行時速約每小時120公里,滿載可乘坐402人。

  首席科學家:磁懸浮列車無電磁輻射污染

    水路與港口

  《航道法》已經列入國務院2011年立法計劃的“二類計劃”,正在加大推進力度。

  2011年1月份,國務院正式出臺了《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內河水運的貨運量要達到30億噸以上,建設1.9萬公里國家高等級航道,同時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區重要港口建成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港區。

  2011年3月,交通運輸部出臺《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15年,力爭全國內河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比“十一五”末增加30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億噸,船舶平均噸位從“十一五”末的450噸提高到800噸左右,同時單位運輸成本較2010年降低10%。

  在“十二五”期間,投向全國內河水運建設的資金將達到2000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兩倍,其中中央投資占450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7倍。

    中國沿海港口建設重點圍繞煤炭、集裝箱、進口鐵礦石、糧食、陸島滾裝、深水出海航道等運輸系統進行,特別加強了集裝箱運輸系統的建設。政府集中力量在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廈門和深圳等港建設了一批深水集裝箱碼頭,為中國集裝箱樞紐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煤炭運輸系統建設進一步加強,新建成一批煤炭裝卸船碼頭。同時,改建、擴建了一批進口原油、鐵礦石碼頭。到2003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級以上泊位2400多個,其中萬噸級泊位540多個;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800萬標準箱,躍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總吞吐量超過億噸,上海港、深圳港、青島港、天津港、廣州港、廈門港、寧波港、大連港八個港口已進入集裝箱港口世界50強。

    民航

    到2003年底,中國民航定期航班機場達到126個。全年完成航空貨物周轉量58億噸公里、旅客周轉量1263億人公里、貨物運輸量219萬噸。定期航班航線條數達到1155條。其中國內航線961條,通航國內各大中城市;國際航線194條,通航世界五大洲的70多個城市。

    各地交通

    [北京]截至2010年9月,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228公里。按照規劃,2010年北京市將確保通車里程達到300公里。到2015年,北京市19條561公里地鐵線網將全部完成,形成“三環、四橫、五縱、七放射”線網格局。

  • 2010年12月24日,北京實施《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 截至2010年末,北京私人汽車擁有量為374.4萬輛,私人汽車中轎車擁有量為275.9萬輛,分別比2009年末增長24.7%和26.5%。
  • 北京長安街西延線工程規劃初步確定,將于2011年6月開工,建設時間為兩年。
  • 截至2010年底,北京已經淘汰15萬輛黃標車。北京新車擬于2012年實行國Ⅴ排放標準,屆時,氮氧化物污染將減少40%。
  • 2011年2月19日,北京開始了一項時間長達5年的“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目的是全面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服務管理水平,從而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并以此來推動城市交通擁堵的緩解,力爭使北京交通文明程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也是北京首次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方面進行如此長時間的專項行動。
  • 2011年2月28日,北京市8條新建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正式開工,總里程約113.7公里。
  • 2011年4月1日前,北京對近900個占道停車位開展電子收費試點,并計劃今后在全市占道停車收費點推廣。
  • 2011年4月1日,北京市財政局通過其官方網站向社會公布了北京市的公車數量。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實有數為62026輛,其中市級公務車20288輛。這一做法在全國尚屬首次。

  [河北] 2011年4月1日起,河北省通過經濟杠桿治理公路超限超載。高速公路、普通收費公路貨車計重收費新政策為,超限率100%以上的車輛,100%以上的超限部分由原來按基本費率的6倍計費,改為按基本費率的16倍計費;車貨總重超過55噸的貨運車輛,超過55噸以上部分按基本費率的16倍計費。

  [江蘇] 江蘇水域面積占比全國最高,內河航道里程全國最長,內河水運資源相對較多。“十一五”時期,全省累計完成投資155億元,新增高等級干線航道達標里程593公里。蘇北運河“三改二”、連云港港疏港航道、京杭運河常州市區改線段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后建成通航,初步形成了千噸級干線航道網主骨架。

    江蘇省將按照國家“利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的要求,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政策保障,確保到2020年建成以長江、京杭運河為主軸,以三級航道為主體的“兩縱四橫”3455公里高等級干線航道網。“十二五”期間將以“全省聯動、閘航并舉、連線成網”為原則,以京杭運河、連申線、蕪申線、鹽河、蘇南干線航道網“兩縱兩橫一網”為重點,以建設優質工程、廉潔工程為目標,新建高等級干線航道達標里程750公里。

  [廣東] 2010年11月,廣東省廣州、佛山、肇慶、江門、汕尾五座城市的公交卡將在亞運前實現聯網,其中11月8日這5個首批開通一卡通的城市將同步正式發行第一張全省通卡——“嶺南通”。

  2011年,廣東省珠海市計劃投資9370.4萬元,用一年時間完成總里程達63.6公里的58條農村公路建設。這批農村公路建成后,珠海82個200人以上的自然村將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一通二改”是珠海確定的農村公路建設途徑。

  2011年3月28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發布《深圳市道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十二五”期間,深圳將投資1311億至1386億元進行道路建設,其中高速公路投資約301億元,計劃形成珠三角2小時交通圈,并將公交專用車道總里程提高3倍以上,使高峰期主干道平均車速不低于30公里每小時。

    [新疆]2011年,新疆境內吐魯番-庫爾勒二線、蘭新線紅柳河-阿拉山口電氣化改造、庫車-俄霍布拉克和哈密-羅布泊四條鐵路有望建成,這將使新疆鐵路運輸里程再增450公里。

  [湖北]到“十一五”末,湖北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3673公里,全省高速公路網輻射了全省90%的縣(市、區),基本建成了“四縱四橫一環”的高速公路骨架網。根據最新擬定的湖北省“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到2015年,湖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6500公里,力爭100%的縣(市、區)通達高速公路。

  武漢第8座長江大橋將在鸚鵡洲興建。鸚鵡洲長江大橋總長3.42公里,其中主橋長2.1公里,為三塔四跨懸索橋,按照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橋面寬38米,日通行機動車達9.5萬輛次,是武漢二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國家已批準的規劃,武漢軌道交通將由3條市域快線和9條市區線路構成,線路總長540公里,其中,主城區340公里,過江通道6座。

  2011年4月,《武漢市綠道網絡規劃》啟動,武漢三鎮連接湖面山景、名勝古跡和街道社區的城市綠道分兩個階段建設,至2015年建成378公里的城區綠道和402公里的郊野綠道。

  [山東]“十一五”期間,山東省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384億元,同步推進農村客運工作,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全省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99.8%。截至2010年底,山東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0.3萬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6758個,行政村通油路比例達到99.2%。

  2011年,山東將推進行政村通油路工程、縣鄉老油路及危橋改造,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養護公共財政投資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農村公路管養規范化、常態化。

    到2015年,農村公路里程將達到21.5萬公里,具備條件的行政村瀝青(水泥)路通村率達到100%,公路養護率和路面鋪裝率100%。同時,力爭“十二五”期間所有行政村全部通達客車,具備條件的鎮村客運班車實現公交化運營。

  [吉林]2005年以來,吉林省與鐵道部共確定建設鐵路項目37個,建設鐵路5146公里,總投資約2645億元。項目計劃2020年前全部建成,屆時吉林省鐵路營業里程將達634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270公里,占36%,復線率達58%,電氣化率達55%,鐵路網密度達到338公里/萬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間,吉林省鐵路建設將完成“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鐵路”的目標。

  2011年2月13日,在吉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吉林省省長王儒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吉林省2011年將新建梅河至通化、撫民至白山等9條高速公路,建成吉林至草市、通化至新開嶺、汪清至延吉等4條高速公路,爭取新增通車里程400公里。

  [黑龍江]國內首款耐高寒地鐵有望2012年在哈爾濱正式運行。

  [遼寧]阜新至盤錦高速公路是遼寧省交通重點建設工程,項目路線全長約96公里。全線采用四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準,整體式路基寬26米,設計行車時速100公里,投資約29億元,預計2012年10月通車。阜新至盤錦高速公路的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海棠山隧道,于2011年3月28日全線貫通,為阜新至盤錦高速公路明年通車夯實了基礎。

  [內蒙古]“十一五”期間,內蒙古鐵路建設累計規模達1.02萬公里,是上一個五年的1.6倍。這期間內蒙古先后建成了濱洲鐵路海拉爾至滿洲里復線、臨河至策克鐵路、包頭至西安鐵路、赤峰至大板至白音華鐵路、伊敏至伊爾施鐵路等30個重點項目,五年新增運營里程3100公里,并開工建設了錫林浩特至烏蘭浩特鐵路、錫林浩特至二連浩特鐵路、赤峰至錦州鐵路等35個重點項目。截至2011年2月,內蒙古鐵路在建總規模達到5500公里,其中新建3700公里,改擴建1800公里。

  2011年3月15日,京包快速鐵路集包段(集寧至包頭)增建第二雙線的頭號控制工程——八蘇木隧道順利貫通,這座內蒙古自治區在建鐵路最長隧道、也是集包鐵路增建第二雙線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難題被全面攻克。

  [四川]2011年2月23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明確,“十二五”期間,四川交通運輸發展的總體目標是:5年完成交通建設投資超過4000億元,比“十一五”翻一番。到2015年,四川基本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交通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西部領先。“十二五”期間,四川將全部建成以成都為主樞紐的11條放射線和2條環線高速公路;實現廣元、遂寧、瀘州等14個次級樞紐(或重要節點城市)均有四個方向以上“十”字形交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打通四川西北方向1條和東南方向3條、北向3條和西南方向2條以及東向9條高速公路的出省通道;基本建成4條高等級水運主通道和長江上游港口群,全面融入國家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澳門]2011年3月3日,澳門特區政府與三菱重工簽署“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行車物料及系統”判給合同,標志著列車和系統的制造工作及主體土建工程全面啟動。

  • 新疆“十二五”末基本實現連接地州市及兵團師部的公路高速化
  • 新疆“十二五”末90%建制村有望通瀝青水泥路 
  • 太(原)中(衛)銀(川)鐵路全線通車
  • 滬漢間動車組實現公交化運營
  • 東北首條城際高鐵長吉城際鐵路投入市場化運營

 

 

  中外交通

    【泛亞鐵路】

    泛亞鐵路起于新加坡,止于中國云南省昆明市,它的建設將徹底使中國與東盟從交通運輸上聯為一體。東盟國家提出,泛亞鐵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段利用既用長1944公里的米軌鐵路,曼谷至昆明通道有東、西、中三個選線方案。結合東盟國家建設方案,中國制定了中國境內泛亞鐵路三大建設方案,即東線中國至越南、西線中國至緬甸、中線中國至老撾國際鐵路通道,均納入了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磁懸浮列車】    

    2010年10月18日,一輛試運營的國產“和諧號”CRH380A高速動車組列車停靠在滬杭高鐵上海虹橋站。新華社發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