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的讀者艾菁近日來信,建議調整中關村等大十字路口紅綠燈時間間隔。這位讀者以中關村路口為例,一天24小時統一由電腦控制紅燈為2分鐘,雖然修建了井字人行過街天橋,但上下班高峰時,堵車現象仍未明顯改善。特別是在晚上10時以后車輛不多的情況下,等候時間依舊是2分鐘。所以建議交管部門根據路口的車流規律調節紅綠燈的間隔時間,如晚9時至早6點可將2分鐘縮短,以方便車輛快速通行。
該建議經市人民建議征集辦轉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處理。
市交管局調查后答復,來信中反映的中關村一號橋路口為平交十字路口,南北向為中關村大街,東西向為北四環輔路。由于該路口各進口方向均單獨設置左轉相位信號燈,路口信號配時方案設置為四階段放行,并且路口橫跨北四環主路,路口空間范圍較大,各階段結束后均需設置相應的全紅時間清空路口車輛,確保行車安全,因此該路口與市區其他放行階段少、空間小的路口相比,信號配時周期確實較長。
針對群眾提出的建議,市交管局經對中關村一號橋路口現場調研發現,因該路口信號配時周期較長,在夜間22時之后交通流量減少的情況下,確實存在空放的現象。因此,對該路口信號配時周期進行適當壓縮,減少各進口紅燈等待時間,具體如下:一是將23時至24時運行的2號方案啟動時間提前至22時,并將周期由192秒壓縮至180秒;二是將0時至5時運行的1號周期由186秒壓縮至160秒。
另外,市交管局已在市區路口均設置了相應的夜間信號配時方案。在日常工作中,對于可以壓縮信號周期的路口,市交管局將在確保行人過街安全的基礎上,根據交通流量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