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我市20多名企業家與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的見證下,副市長吳國杰代表我市與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基于“中關村有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完善的科技孵化體系,江門市有較好的先進制造業基礎,有較強的產業轉型升級市場需求”的共識,雙方約定:以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為原則,深化兩地合作,推進科技創新資源的共享,在企業、產業孵化和技術交易、科技服務等方面開展全面交流與對接。
據介紹,我市與中關村將相互借鑒發展理念,探索完善政策體系,發揮各自優勢,聯合促進雙方產業轉移和承接,支持雙方企業到對方落戶,并享受對方產業轉移優惠政策;雙方還將重點圍繞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領域,有計劃地推進雙方產業對接,加強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合作,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雙方將共同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支持兩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之間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針對關鍵項目、核心技術進行聯合攻關;建立產品、技術、服務雙向輸出渠道,引導社會力量開展兩地技術成果推廣應用,合理優先采購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推進重大示范應用工程在兩地開展。雙方還將加強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我市將鼓勵中關村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專業園區運營公司、科技地產公司等在江門設置分支機構,支持中關村的科技成果落地。
省科技廳副廳長余健表示,這次江門市與中關村的戰略合作,是貫徹“大科技、大開放、大合作”的具體體現,希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深化與廣東的合作,把更多的創新資源引到廣東,幫助廣東提升產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同時,省科技廳將在經費、項目政策等方面對雙方的合作加大支持力度。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白智勇說,中關村一直想在珠三角地區找到一個落腳點,開展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一個長效機制,為企業服務,也為中關村的自身發展提供平臺。這次與江門的合作,還是第一次,希望利用好中關村的智力資源和江門的優勢,根據市場需求,把這個合作平臺建設好。
相關新聞
中國技術交易所將進駐我市
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為進一步完善我市科技服務業體系建設,推進科技成果轉化,7月2日,市科技局與中國技術交易所有限公司簽署了意向合作協議書,根據協議,中國技術交易所有限公司將在位于我市的廣東科炬高新技術創業園設立工作站,以促進科技成果更快地向商業轉化。
近年來,我市實施集團帶動和產業集群戰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逐漸形成了機電、紡織服裝、食品、造紙及紙制品、電子信息、建材等六大支柱行業,建成汽車零部件、摩托車、新材料、五金衛浴、電子信息等領域的15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和6個省級產業基地,并逐步形成了電子信息、交通運輸設備、化纖紡織服裝、金屬制品等4個產業集群,亟需建立促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的綜合服務平臺等。
據介紹,中國技術交易所將在廣東科炬高新技術創業園設立的工作站,將由廣東科炬高新技術創業園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周期為兩年,中國技術交易所對其采取年度考核,通過考核方可繼續運行。工作站成立后,將充分發揮建站機構科技資源集中的地域優勢和政策優勢,全力構筑技術與資本高效對接的服務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支撐平臺。
市科技局局長龐正華透露,今后,通過發揮該工作站的紐帶作用,我市科技人員的技術成果將迅速地被資本發現,技術將能得到更高效的資源配置;而且通過專業的交易平臺,可以讓市場充分發現科技的價值,促進科技成果更快地向商業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