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園區 > 正文

中關村企業家走進兩會之三:建立全球孵化器機構 推進實施“走出去”戰略

日期:2008-03-12  來源:中國信息報
[字體: ]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馮軍,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在“引進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其中,我國政府在國內建立的一些“孵化器”機構,吸引了大量無資金但有技術的海歸人才,加速了國內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這種建“孵化器”機構的模式在“走出去”戰略中同樣值得及時、大力推廣,我國政府應抓緊在海外建立全球孵化器機構,推進“走出去”戰略加快實施,以此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馮軍委員認為,只有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中國企業才能實現從產品規模到產品質量、從打價格戰到創立品牌、從建構在要素資源基礎上的競爭優勢向基于持續創新能力的優勢轉變;才能避免國內同行的同質競爭,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才能打造國際化的中國品牌,樹立良好的中國形象;才能在更廣闊的空間內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加快產業升級,形成有實力的跨國公司,最終推動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
  但是,目前我國“走出去”的企業大多是“孤軍奮戰”,由于缺乏相關的支持與資源,很多企業的國際化之路走得并不輕松。部分大型企業如聯想等采用并購的方式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這種方式對于中國大多數中小型企業來說不具有可復制性。參考世界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已經“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的經驗教訓,我們可以看到,在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全球競爭的過程中,由政府提供的幫助和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目前我國企業實力相對薄弱的情況下,更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鑒于此,馮軍委員建議政府在海外建立“孵化器”機構,扶持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商務部和地方政府應牽頭并出資建立海外“孵化器”機構,向有實力和有意向在海外拓展市場的國內企業提供辦公、市場推廣、品牌建設、研發、生產的場地,外派工作人員簽證服務,通訊、網絡等信息方面的資源以及政策、融資、法律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支持,從而鼓勵其出國創業的積極性和開拓性,降低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
  海外“孵化器”機構要實行與國內稅收掛鉤的機制。要對能夠享受“孵化器”所提供的優惠政策的企業設立一個門檻,只有在國內繳納了一定稅額的企業才可以享受此優惠政策。此外,可以分設不同的等級標準,根據企業納稅的金額設立不同的級別。不同級別的企業可以享受不同的優惠政策,以此提高企業納稅的積極性,讓納稅人享受實惠。
  馮軍委員說,多年來我國政府對出口的鼓勵偏重于直接鼓勵,即對企業的出口提供直接政策優惠,而由此帶來的深層次問題日益嚴重,比如引起貿易磨擦,導致政策成本不斷攀升等。如果實行“孵化器”機構與稅收掛鉤這種間接鼓勵的激勵模式,不僅可以避免上述矛盾,而且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企業規模化經營與品牌建設。
  馮軍委員強調,中國企業應抓住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