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園區 > 正文

海淀中關村發展不竭之源

日期:2008-10-0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北京海淀。一塊方圓133.06平方公里的土地,聚集著1.6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天創造超過10億元的收入。

  這里,從來不缺少令人矚目的新鮮事物:中國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中國第一款CPU芯片、中國第一臺10萬億次以上的超級計算機……

  從1988年獲批成為我國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年歷程鑄就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制高點。

  這里,就是中關村海淀科技園,一方注入了創新之魂的熱土。

  “科技奧運”薈萃技術創新成果

  “卷軸”徐徐打開,一幅動人心魄的中國歷史文化長卷徐徐呈現在世界面前……奧運會開幕式上令人震撼的視覺盛宴,來自于中關村企業——水晶石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字超高清影像服務。

  現代奧運會既是體育的盛會,也是科技的盛會。奧運會成為展示舉辦國和舉辦城市科技水平的重要舞臺,而聚集著中國最高端和最豐富科技創新資源的中關村,成為“科技奧運”的重要支撐力量。

  2004年,全球第三大計算機制造商聯想集團在北京與國際奧委會、北京奧組委、都靈奧組委正式簽約,成為國際奧組委全球合作伙伴,獨家供應2008年奧運會的計算設備。

  2005年11月,搜狐公司成為奧林匹克百年歷史上第一個互聯網贊助商,奧林匹克真正進入了互聯網傳播時代。亞都公司是奧運場館空氣加濕凈化器獨家供應商,愛國者理想飛揚公司提供奧運會語言培訓服務……

  這些企業,無一例外刻著“中關村”的烙印。

  有數據顯示,中關村海淀科技園有78家企業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熟可靠的技術和產品,運用到奧運場館的建設、信息通訊、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奧運安全、服務保障,以及奧運產品等領域。

  歷經20年發展,中關村企業厚積薄發,在“科技奧運”中體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

  截至2007年底,海淀科技園區累計高新技術企業2萬余家,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6314家,億元以上企業突破500家。2007年海淀科技園實現總收入4077.4億元,利潤總額333.8億元,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至今,園區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據統計,海淀科技園每4.8分鐘誕生一家企業,每3.6天就有一家企業躋身年銷售收入超億元行列。

  是什么樣的力量推動著中關村能夠在20年間始終立于中國自主創新的潮頭,始終充滿創新活力?

  制度創新是創新之源

  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中關村高科技企業躍躍欲試。海淀區與北京奧組委等單位及時組建海淀科技奧運支持機構,正是這一因勢利導的創新組織機構,深入研究科技奧運的細分需求,推動企業借助奧運走上國際舞臺。

  回顧中關村20年的發展,每一個進步都是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在推動。一部海淀科技園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和創業的歷史。

  “沒有一個開明、前瞻、放手、包容的政府,就不可能有中關村的發展。”一位親歷和見證了中關村20年改革發展的企業家所說。

  正是因為政府不斷突破創新,敢于放手,中關村創造了無數個“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第一家無經營范圍企業、第一家注冊資金全部為無形資產的企業、第一家有限合伙風險投資機構都誕生在這里;這里第一個開始探索企業信用制度,通過建立信用檔案開展信用評級,讓中小企業獲取信用貸款;第一個開始試行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

  20年的發展,一大批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國際競爭,也為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提出了“全球化”和“更開放”的要求。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