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中關村[7.58 0.26% 股吧]科學城[11.10 10.01% 股吧]將以北京建設[0.68 -2.86%]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為核心,圍繞實現核心區建設“四個一批”的目標,依托中關村“1+6”系列政策,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發展重點,通過資源優化整合、體制機制創新、城市規劃管理創新,規劃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園、產業技術研究院,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把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成為以高端技術研發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特征的產業增長極,形成一批世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成為首都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
科學城 (SZ:000975)
最新價:11.10 1.01 10.01%
行情走勢 公司新聞 最新公告
大單追蹤 資金流向 持倉成本
個股股吧 優股預測 龍虎榜
中關村 (SZ:000931)
最新價:7.58 0.02 0.26%
行情走勢 公司新聞 最新公告
大單追蹤 資金流向 持倉成本
個股股吧 優股預測 龍虎榜
| 一個核心目標 |
中關村科學城“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將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新地標。圍繞這個戰略定位,力爭到“十二五” 期末,中關村科學城要形成有利自主創新的機制體制、自主創新和科技輻射能力顯著增強,經濟規模和發展質量全面提升,形成一批特色產業園與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全面建成中關村人才特區的核心平臺。
解讀
形成有利自主創新的機制體制
“十二五”期間,將在人才激勵、科技金融、知識產權、技術轉移和產業化、科研院所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成功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全國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的體制機制及支持政策,科技教育經濟更加緊密結合,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大幅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增強。
自主創新和科技輻射能力顯著增強
到“十二五”期末,科學城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層次大幅提升,在重點產業和優勢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并創制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國際標準。年發明專利授權量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長,高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占總收入比重達到8%;“十二五”期間制定行業標準超過500個,自主創新對全國的輻射帶動效應進一步增強,到“十二五”期末年技術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成為全國的產權技術交易和轉移中心。
經濟規模和發展質量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間,科學城經濟增速保持在20%左右,到“十二五”期末總收入超過萬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80%。上市企業突破100家,培育2-3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千億元規模企業、一批產業帶動力大的百億元規模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型科技企業。
建成一批特色產業園
“十二五”期間,科學城圍繞“一街兩路”空間布局,在學院路沿線形成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信息通信創新園等特色產業園;在中關村大街沿線形成鋼研院金屬新材料創新園等特色產業園;在知春路沿線形成中關村航天科技[16.95 1.01% 股吧]創新園、中關村航空科技園等特色產業園。
建成一批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
“十二五”期間,將支持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共建面向產業需求的產業技術研究院,建成北科大新興產業研究院、北航先進工業技術研究院、北郵信息網絡產業研究院等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
建成中關村人才特區的核心平臺
“十二五”期間,科學城將圍繞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工作,加快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加強人才環境建設。到201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才戰略高地,聚集包括海歸人才在內的高層次人才2萬名以上。
| 三大重點任務 |
中關村科學城“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中關村科學城的三大重點任務是:依靠體制機制創新活化科技資源,以需求拉動創新促進多種資源有效鏈接,盤活存量空間資源提升創新創業承載能力。
解讀
依靠體制機制創新活化科技資源
將以提高區域內企業與高校院所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輻射能力為目的,充分調動高校、科研院所的產業化積極性,堅持推動“六位一體”協同創新,將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實踐示范區。
以需求拉動創新促進多種資源有效鏈接
科學城將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打造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為出發點,積極對接中關村“十百千”工程,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2708.36 0.18%],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新能源汽車等六大領域為發展重點,遴選并實施一批產業化項目,做強做大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企業,壯大一批“專、精、特”中小型科技企業,建成運營一批特色產業園。到“十二五”期末,形成技工貿收入8000億元,占中關村科學城總經濟規模的80%。
同時,將整合院所與資源,承接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將整合中關村科學城的高端科研資源承接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專項、“863”、“973”等課題,創制一批專利和技術標準,將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成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核心實施區,帶動新技術與新成果在科學城落地轉化,帶動科技型企業集聚與發展,服務中關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
盤活存量空間資源提升創新創業承載能力
圍繞一街兩路的“H”型空間布局,以科學城內眾多高校院所和企業為依托,在不新增建設用地的基礎上,通過規劃調整,改造原有地塊的空間布局,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園,新建一批特色產業樓宇。
| 三大產業發展帶 |
中關村科學城“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將沿中關村大街打造“中關村生命科學與新材料高端要素聚集發展區”,沿學院路打造“中關村信息網絡世紀大道”,沿知春路打造“中關村航空航天技術國際港”。
解讀
“十二五”期間,科學城將積極構筑“三大產業帶”的空間發展體系,規劃新建特色產業樓宇約380萬平方米,改造提升已有樓宇面積50余萬平方米,形成有利于產學研合作、對外交流開放、匯聚產業組織資源的空間發展格局。
中關村生命科學與新材料高端要素聚集發展區
在中關村大街沿線區域,圍繞生物工程與生物醫藥、新材料、國防高端裝備[7663.54 0.04%]等領域,發揮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研發優勢,聯合生物領域內龍頭企業,集聚一批有潛力的中小企業,重點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園,加快中關村西區業態調整,打造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等高端要素聚集區;依托北理工,打造中關村國防產業科技園;依托中國人大,建設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暨創意科技園;依托鋼研科技集團,建設金屬新材料創新園。盤活或整合一批樓宇,以中小科技企業創業服務樓或產業專業聚集區等多種形式,兼顧特色樓宇打造和規模樓宇建設,新建特色產業樓宇近50萬平方米,將中關村大街沿線區域建設成為“中關村生命科學與新材料高端要素聚集發展區”。
中關村信息網絡世紀大道
在學院路沿線區域,重點圍繞新一代通信、物聯網、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三網融合、信息安全、數字影視等熱點技術領域,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園。依托牡丹集團,建設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依托大唐電信[14.51 2.98% 股吧],建設信息通信創新園;依托中電科15所,建設信息服務創新園;建設中關村國際種業城、中關村768創意產業園;依托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新影、西影等,建設北太平莊影視產業帶。堅持集約用地,拓展中小企業發展空間,新建特色產業樓宇約180萬平方米,改造面積約45萬平方米。將學院路沿線建設為中國信息網絡產業的技術發源地、核心節點區和產業輻射源,打造“中關村信息網絡世紀大道”,帶動首都信息[0.50 2.06%]網絡產業跨越式發展。
中關村航空航天技術國際港
在知春路沿線區域,依托中航工業、航天科技等大集團已有資源基礎,對產業重新進行合理規劃與調整,改造原有地塊的空間布局,新建一些產業特色樓宇和綜合服務樓,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高端產業園。在知春路沿線,重點圍繞航空航天領域,依托北航,建設航天創新產業園;依托航天科技集團,建設中關村航天科技創新園;依托中航工業集團,建設中關村航空科技園。共新建特色產業樓宇約150萬平方米。把知春路沿線區域建設成為中關村空間技術及應用產業的決策中心、研發中心、運營中心、人力資源和資本資源配置中心,全力打造“中關村航空航天技術國際港”。